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酱香的核心奥秘,究竟是什么?

是红缨子高粱?石头窖池?亦或者核心产区?

其实都不是,最核心的奥秘是回沙工艺。回沙工艺----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取酒)

就是那个金沙回沙酒里面的回沙,喝过金沙回沙酒的老酒迷应该都知道。

在建国以前呢,大家都听过的酱酒品牌,例如赖茅、王茅、华茅。

这里面最牛的当属华茅,其实华茅它早期的名字全称叫做“回沙茅酒”

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大和烧房”,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恒兴烧房”。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开设,创 始人华联辉。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曾见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 模不断扩大,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酱酒历史》

所以大家能看出来回沙是他们品牌的关键词,不是现在说的坤沙,也不是什么红英子高粱。

那么回沙是什么呢?简单点说呢就是多次发酵多次取酒,把沙也就是高粱来来回回的蒸煮发酵取酒,为什么说回沙好呢?其实大家也并不知道,早先只是单纯的为了节约粮食,把粮食里面的淀粉给用尽,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呢,我们发现了回沙才是香味物质产生的核心关键, 怎么才能做到多轮回沙呢?也就是今天我们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普通的粳高粱是不行的,它不耐蒸煮,几轮以后呢就糊化完了。而只有个小皮厚的糯高粱才更合适多次蒸煮,其实在过去的时候呢, 大家在选的时候其实更容易去选外地的高粱, 因为茅台镇的高粱,我们其实应该称其为拟高粱,它是一种进化不完全的产物,但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当地人偶然发现了这种人不吃的粮食呢,就用来酿酒,后来有条件了,就是外地买,结果发现那些人爱吃的粳高粱酿出的酒,反而不如当地高粱酿的酒好。

茅台科研团队走遍了仁怀市每一个乡镇,直到1999年,终于在一户村民种植的“牛尾砣”高粱品种中,发现一株优良异形单株,不久后又发现了名为“小红缨子”的优良异形单株高粱。从这两株优良异形单株开始,科研团队不断探索,历经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选育出优良的地方高粱新品种——“红缨子”。

------- 摘自多彩贵州网《贵州“红缨子”高粱种子诞生记》

有了完美的红缨子高粱了,不把高粱全部粉碎,才能够多轮蒸煮,也就是回沙工艺,才能够做出今天品质好的茅台酒。

那为什么现在天天去宣传这个坤沙,而不是宣传回沙呢?

其实毕竟在过去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在讨论的是回沙,比如说郎酒,在过去叫回沙郎酒,茅台叫做回沙茅酒,金沙叫做金沙回沙酒,而之所以现在不说呢,是因为除了酱酒去搞回沙,清香也是两次发酵,浓香也有类似回沙,万年糟这个工艺就是不停的去续糟配料。

在古代的时候呢, 酱酒可以说是七次回沙酒,清香的是两次回沙酒,浓香酒是不停回沙酒。所以如果只讲回沙,那么从市场角度来看呢,大家都在回沙,就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和卖点了。

但是在回沙的背后呢,确实只有酱香因为它的多轮回沙,所以它的高粱不能粉碎,也就是得用整粒的高粱去酿酒。而这个恰恰是其他香型所不具备的,这一点呢,从市场角度来说辨识度极高,所以酒厂的宣传重点就转向了坤沙。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其实本质上回沙才是茅台酒最核心的东西,只是为了能够多回沙才要用坤沙,为了能回那么多次沙,才要用糯高粱,糯高粱优中选优才选出了红缨子高粱,也正因此才构建了今天茅台酒核心的12987工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也因为回沙才形成了酱香酒整个的核心工艺体系。 这就是酱香的核心奥义,那个曾经笨拙讨嫌的小粒高粱形成了茅台的核心工艺,回沙成就如今的茅台酒。世间的阴差阳错,常常谱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因果。

关注我,带你解锁深度的白酒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