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毓肥

6 月 17 日,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了 「奋斗 100 天」 的号召,为更好完成组织赋予的子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达成,公司号召从 6 月 12 日起实行 896 工作制,但外籍员工不强制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传图片显示,所谓 896 工作制是指:周一至周五早上八点上班、晚上九点后下班;周末轮休一天,值班日工作时长大于等于 8 小时,不强制加班;JG7 级别及以上的员工请假——包括九点前下班——需由所属各级负责人批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这一传闻,财联社采访到的宁德时代内部员工表示确有此事,此前也存在加班情况「但不强制到九点」。

随后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回应称「此事为曲解造谣,公司没有发出这样的规定」,肯定了确有「奋斗 100 天」的计划,但不存在 896 工作制的规定。

即便如此,社交平台上仍能看到不少自称是宁德时代员工的用户发帖表示加班是家常便饭并附上工作电脑以「奋斗 100 天」为壁纸待机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关于电池行业工作制的传闻时有传出,在社交平台也有不少关于此的吐槽。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发出「奋斗 100 天」号召,似乎也是被时代潮流裹挟下的一体两面。

当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是电池行业,都正处于液态电池朝着固态电池转变的过渡期。

最为主要的是,进入 2024 年,传统化学体系下的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成本空间的红海厮杀阶段。

前几日有传言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正在研发 6C 倍率的动力电池,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从 5C 到 6C,其中的理论时间差仅有 2 分钟,短期内并不能带来革命性的速度提升体验。

这其中的鸿沟不是企业努力就能就能克服的,早在 2022 年末,中科院院士孙世刚便表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当下在规模量产的电池中能量密度的突破,来自蔚来 150kWh 半固态电池的 360Wh/k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态电池是电池行业的下一个腾飞机会,但现在谈这个为时尚早,如何在这段时间保持继续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才是企业需要考虑的。

头部企业的重要优势来自于创新能力,当行业内部受限于技术瓶颈,「史诗级」技术的量产和规模化需要时间,企业之间在传统体系领域的技术差距将被迅速拉平,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工程、产能、成本,甚至是人力成本的比拼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得远,实际巨人自身的视角要高于肩膀。

面对激烈的竞争,宁德时代早在 8 年前的 2016 年就提出了「奋斗 100 天」的计划,与以往不同,今天人们的聚焦在 896 制度。

作为龙头老大,宁德时代对固态电池的研发与宣传十分谨慎,在竞争的焦虑之下,它需要将部分风险摊至别处,譬如在电池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大量采购,又譬如拉长员工工作时间的「降本增效」方式。

人与物都成为了「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这或许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年初寒冬后开始复苏的信号。

今年混动车型对燃油车强势进击,以比亚迪为首的企业开始蚕食燃油车市场,虽然纯电车仍占销售大头, 但混动车的潜力不能忽视:

零跑 C16 的电池容量是 28.4kWh,这也是今年大电池插混路线车型的主流容量,假设这个路线能在 2024 年拿下 200 万的市场规模,已经相当于 85kWh 容量的纯电车,卖出接近 70 万辆

数据显示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国内装机量,从 2 月份的 9.82GWh,提升至 5 月份的 17.29GWh,市场正在走向复苏,混动车市场正在迸发潜力,宁德时代需要再次抓住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增速腰斩的情况下——今年 21.8%、去年 49%,这一机会显得无比重要。

插混起量对宁德时代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这从每月公布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表格中就能看出:比亚迪在市场占比上正与宁德时代缩短差距,2 月份双方市占比差距 37.41%,5 月份便来到了 14.9%,其中可能涉及定点项目的竞争变化。

宁德时代四周潜伏着各种时代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96 工作制冲上热搜,既是人们对异常工作时长的敏感,另一方面,舆论的关切,同样反映出竞争形势的剧烈,即便是龙头企业,在时代大势之下也存在强烈的危机感,譬如网传图中的那句「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竞争愈加激烈」。

在 2024 插混集中进攻燃油车腹地,甚至是整个智能电动行业高速激烈竞争的趋势下,追求体系效率提高,以及员工关怀之间的平衡,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考量,并且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决赛结果远未到来,对上下游企业皆是如此,但在宏大的叙事之下,个人的权利与企业的抉择之间如何平衡?

(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