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190年),讨董联军组建,曹操和孙坚先后进攻董卓。然而曹操和孙坚碰上了一个硬茬子——董卓的大将徐荣。善于用兵的曹操和孙坚都被徐荣击败(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整个汉末三国历史,先后击败曹操和孙坚的战绩都是空前绝后的,徐荣算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很多人低估的一代名将。鲜为人知的是,徐荣曾经在战场上击败了曹操和孙坚,他当年的一个决定还在多年之后间接坑惨了孙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东汉的主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虽然察举制名义上是考试与推荐并重,但察举制的考试在东汉后期几乎名存实亡,基本是以推荐为重。因为推荐的自由裁量权限很大,所以察举制堕落为各个集团利益输送和拉帮结派的重要手段,地方势力和士族门阀由此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控制东汉朝廷中央后不久,辽东(今辽宁、吉林、朝鲜部分)太守出缺。之前常住西北的董卓对东北的了解很少,一时拿不定主意。巧合的是,此时刚加入董卓麾下并受到赏识的徐荣正是玄菟郡(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部)人,对东北算是比较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徐荣便推荐自己的玄菟郡同乡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得到了董卓的同意。公孙度上任后不久便利用中原大乱的机会在辽东割据,公孙家对于辽东长达近五十年的统治开始了(始度以中平六年据辽东)。由于各种原因,公孙家在曹魏建立后继续占据辽东,是半独立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龙元年(233年),孙权为了拉拢公孙渊(公孙度之孙),派多位官员和一万军队,携带大量财宝出使辽东(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结果公孙渊将抵达辽东的东吴官员全部斩杀,军队和财宝被公孙渊吞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孙渊杀害东吴使团是孙权此生最大的对外失利,损失甚至超过了五次合肥之战的总和。公孙渊重创孙权的根本原因是其对辽东的割据统治,而公孙家对辽东的统治始于徐荣推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从这个角度讲,徐荣算是间接坑惨了吴大帝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