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官,你们辛苦了,为了我们家的事还专程上门调解,不仅帮我要到了钱,还挽回了一家人的亲情,真是谢谢你们了。”

因为一起借贷纠纷,原本和谐的一家人为钱反目。近日,文登法院以情讲法、以法唤情,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修补了一家人的亲情裂缝,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力度。

借钱不还

昔日亲人对簿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告李某与被告贺某夫妇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贺某夫妇因老家房屋装修急需用钱,声称手头资金周转不便让李某先行垫付,并表示后期将会归还。此后,李某多次向贺某夫妇催要均无果,无奈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查阅案卷,发现原来李某系贺某夫妇的儿媳,该案并不是简单的借贷纠纷,更是一起家庭纠纷。考虑到案件双方当事人系亲人关系,承办法官理清案件情况后,耐心从情理、法理等方面分别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争取取得双方当事人心理上的认同,从而通过亲情力量将案件的调解意向渗透给当事人,帮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情法结合

温情调解唤回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承办法官情、理、法相结合做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都作出了让步。承办法官综合考虑双方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约定一次性支付欠款。但是由于贺某夫妇年纪较大、行动不便,且不会使用网络签名签署调解协议,案件流程陷入停滞。为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司法诉累,承办法官决定前往贺某夫妇家中,确保顺利化解纠纷。最终,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贺某夫妇一次性支付全额欠款,双方当事人也在法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重拾昔日亲情,至此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宁要法官勤跑路,莫让群众多跑腿。”一直以来,文登法院致力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秉持“如我在诉”理念,认真落实司法便民举措,既彰显了司法力度,又提升了司法温度,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官心语

由于婚姻家庭纠纷的当事人之间都存在某种血缘或者感情的联系,其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表现得相对复杂,很难简单作出是非分明的处理,因此面对此类纠纷时,要将法律权威的刚性与司法的柔性相结合,既能促成家事冲突顺利化解,又能引导当事人疏通情绪,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来源:文登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