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胡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都成网红打卡地了,不仅生活在画一样的小区里,而且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人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近日,家住鹤壁市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的居民陈女士接受采访时说。

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坚持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居民需求优化社区服务业态,形成了涵盖养老服务圈、便捷消费圈、就学便利圈等九大功能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在15分钟内尽享便利生活。

社区老人的幸福生活

“社区里有养老服务中心,花几块钱就能吃上一顿午饭。”73岁的山城区居民陈国庆说,锻炼、吃饭、看病、娱乐等场所走几步就到,“医食住娱”在家门口都能解决,真的很方便。

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积极协调,将闲置的鹤煤集团老干部中心办公楼盘活,改造成养老公寓和社区幸福食堂,引进了鹤壁长红医院进行运营管理,采取“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中医诊疗、中医药膳、中医保健等全方位服务;并依托智慧医养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机构、社区、居家”的三级联动智慧医养模式,打造出一个“互联网+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体系,以高标准、专业化服务好辖区老人。

“养老公寓后方是幸福餐厅,为辖区周边高龄老人、困难群体、无自理能力的人群,提供优质优惠的助餐服务。”鹤壁长红医院院长郭长勋表示,餐厅配备了专业营养师,为老人提供膳食配餐,并在餐厅大屏幕上显示,供老人按需选择。不仅如此,餐厅还设有中药茶饮区,专为老人提供中药保健茶饮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我们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让辖区老人白天在这里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休息,全方位满足老人“居家养老”需求。

青少年的温馨之“家”

“放学后到书屋看书,还能做做手工,极大丰富了我的课后生活。”山城区学生孙倩倩说。

针对辖区青少年,街道按照儿童友好型城市要求,改造了闲置的锅炉房,建设了社区青少年书屋,作为服务“一小”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平台,为辖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良好环境。

书屋现藏书3000余册,涵盖儿童文学、科普、教育、历史等11种类别,拥有阅读及活动室、科技启蒙室、心理辅导室3个功能室。书屋最大特色就是与学校“共管共用”,配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学校每月都有活动计划,家长不方便接孩子时,书屋还可以提供临时看护服务。

在阅读及活动室,社区开展了亲子阅读、绘画比赛、全民阅读、朗诵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科技启蒙室,青少年儿童可以体验到有关科技的元素。科技启蒙室举行的活动主要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对课堂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心理辅导室主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宁静、安心的交流空间。在心理辅导室对厌学、逃课的学生,开展心理交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小起点”托起“大民生”

按照山城区构建基层就业服务网点的相关规划,社区建设了就业服务站,完善了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各项业务办理指南,配齐专职工作人员,为辖区群众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项目。

依托河南公共就业智慧社区网上业务大厅,社区为辖区居民便捷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求职意愿登记、培训意愿登记、就业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同时,社区组织有求职意愿的群众参加招聘活动,介绍有培训意愿的居民参加免费技能培训。现已登记有求职意愿的辖区居民465名,收集周边132家企业、门店用工需求218条,已实现灵活就业228人、企业就业237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基本就业。

“因为孩子上学无法外出就业,去年经社区推荐,我到三贤(鹤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月收入5000余元。”家住农委楼的王楠楠说,就业服务站真正让居民享受到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的实惠及便利。(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