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眼疾患者数量增加,人工晶体植入需求量持续增大;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人工晶体价格高昂,医疗支出负担严重,2021年国务院便明确提出,采取将高值医用耗材纳入(包括人工晶体)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2023年12月,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出炉,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达60%。

本月,人工晶体集采结果在全国陆续落地,未来将极大地减轻眼科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人工晶状体市场概述

白内障是由老化、遗传、外伤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人眼天然晶状体变性而发生混浊的一类疾病,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而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患者视物模糊或完全失明。白内障是眼科的第一大类疾病,也是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疾病。

白内障具有较高的年龄相关性,随着我国人口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患病人数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人工晶状体需求将呈现长期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尚无任何药物或手段可阻止白内障的产生和进展,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取代已变浑浊的天然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该方式可使患者恢复视力。因此,治疗白内障所用的人工晶状体已成为眼科领域主要的生物材料之一,也是全世界用量较大的人工器官和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之一。

二、人工晶状体产品分析

人工晶体是高值医用耗材,在我国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精密光学部件,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疾。人工晶体可以分成软性人工晶体和硬性人工晶体,其中软性人工晶体包括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叠加景深延长(EDOF,即ExtendDepthofField)技术、人工晶状体叠加抗散光(Toric)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数据分析

(一)中标数量

1、产品种类

2023年,人工晶状体中标总成交数据量39477件。根据药智医械数据通用名分类,人工晶状体可分细为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器与人工晶状体定位钩;其中人工晶状体中标数量最多,共计37194件,占比94%。根据产品名称分类,共有200余种人工晶状体类产品中标,其中产品名称为“人工晶状体”的产品中标最多,共计7537件;其次为单件式环曲面人工晶状体,共计3342件。以下为根据产品名称进行分类计算,中标数量前十产品详情见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产品数量

2023年,人工晶状体中标总成交数据量39477件。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成交数量15600件,占整体百分比39.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中标金额

2023年,人工晶状体中标总金额为3.15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人工晶状体中标总金额最高,达1.18亿元,整体占比37.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中标企业

人工晶状体中标产品中标企业中,眼力健(上海)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中标产品数量时位居第一,其产品种类包括单件式环曲面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白内障人工晶体/非球面等;中标金额总和方面,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位居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产品种类、市场情况、中标金额、中标企业等信息从多维度对2023年我国人工晶状体医疗器械中标情况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立项评估、市场调研、投资决策等提供一定数据参考。相关数据均来源于药智网旗下的全球医疗器械大数据服务平台-药智医械数据。

目前,人工晶状体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但随着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已逐渐拓展至其他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青光眼、近视、远视等,有望进一步扩大人工晶状体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晶状体将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例如根据每个患者的眼部情况和需求,定制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人工晶状体,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对企业而言,随着人工晶状体市场的增长,竞争将逐步加剧。各公司可能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总之,未来几年人工晶状体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