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南县委政法委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新路,不断擦亮民族团结进步的“金字招牌”。

融入党建引领示范,当好群众的“引路人”。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教育,日常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融入窗口情系百姓,当好群众的“娘家人”。针对部分民族群众在办事中听不懂、看不懂、沟通难等问题,广南县委政法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增设配备民族岗位,主要负责向民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资料收集归档等日常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目前,全县村(社区)192个综治、基层治理岗位中,汉族72人,壮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员120人。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当好群众的“解铃人”。广南县委政法委全面强化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因素的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坚持以经常性排查为主与定期排查、集中排查、重点排查和特殊时期排查相结合原则,认真排查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及时消除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隐患。a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35件,成功调解526件,调解率98.32%。

融入法规政策宣传,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广南县委政法委围绕“普法+新媒体”工作思路,打破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的传统普法形式,组建“普法小课堂”栏目组,通过现身说法、以案说法,针对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选题策划上,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严肃冰冷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普法小课堂”短视频中贴近生活的语言,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生态环境、司法救助、宪法宣传、国家安全教育等与民生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

截至目前,依托新媒体把“普法小课堂”节目在广南融媒体视频号、视听广南抖音号、广南电视台播发326条次,总浏览量达33.5万人次。

本报记者 朱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