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大运河(杭州段)司法保护基地在临平塘栖古镇揭牌成立。

据悉,该基地由杭州中院及上城、拱墅、滨江、萧山、余杭、钱塘、临平等区的七家法院共建。该司法保护基地成立后,将强化跨区域多部门的协作联动,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全面融入司法保护工作。

其中,事前提前介入涉大运河以及周边文物开发、利用、保护等相关项目,尽最大可能让大运河免受损害;事中则简化、优化涉大运河相关案件的诉讼程序,提供从立案、审理、执行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事后将督促执行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并对涉大运河保护相关案例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司法保护机制、优化纠纷化解流程等。

“跟日常案件相比,如果大运河相关案件在立案阶段调解不成功,就会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包括快速立案、审理阶段优先排期、执行阶段优先执行等,整体办案时长预计缩短几个月。”临平区法院塘栖法庭庭长王孟告诉记者,对大运河的损害是不可修复的,如果能及时保护,哪怕快一天或者一个星期,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活动现场,七家区法院还签订了大运河(杭州段)司法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并成立司法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合作法院院长轮值担任组长,统筹推进大运河司法保护工作。

“基地设立以后,涉及大运河的案件将以刑事、民事、行政合议庭的形式审理,案件办理将更专业、更高效、更精细。”临平区法院副院长唐慧农表示。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