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满满正能量的地方官,让湖南成为主流学术核心地丨寻脉湖湘②

历代学者心中,岳麓书院最霸气的一副对联,不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而是晚清狂人王闿运所作的“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令狂人胸中傲然的“濂溪”是湖南道县的一条小河,道县的“濂溪先生”周敦颐,则是狂人真正自信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薪养廉的宋朝,周敦颐从不起眼的主簿小吏,一路“升级打怪”到地方要员——广东提点刑狱,经济待遇相当可观,他却不慕名利,“奉养至廉”,粗茶淡饭,所得俸禄,都分给宗族朋友,一小部分“以待宾客”,最后家无余财,所有家中衣物,只能装满一破筐,钱不过百文。正如他不爱富贵牡丹,却独爱君子之花——莲,是谓《爱莲说》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为“廉”。不止爱莲,更爱“廉”的周敦颐以他为官30多年的清正廉洁,践行了“官清赢得梦魂安”人生信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周敦颐这位“正能量满满”的地方官,在学问上的境界也是充满圣贤气象。湖南官场出人才并非罕事,但汉唐时期的湖南地处偏僻,未能触及中原核心文化,学术思想相对其他地域来说发展较为缓慢,当地知名学者和学术成果的产生较少,其他地域学术思想正值蓬勃发展,湖南却在此时“悄无声息”,因此处于一个相对边缘的位置。周敦颐在郴州主政期间,逆转了湖南“学术边缘”的境地,将其推上了“理学开山”的前台。

汉唐以来,佛教修心养性理论大受欢迎,儒学却门庭冷落。《论语》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儒家是不谈心性和天道的,在哲学的精神境界上有所缺失,这是被时代淘汰的“硬伤”。周敦颐的学术思想,则把人类道德生活的原则与宇宙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其《太极图说》中提及的“无极而太极”,为道家填补了宇宙发生论的空缺。同时,又再次向前跨越一大步,为儒家伦理道德奠定了宇宙本源的思想基础,让其从此有了形而上学的根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郴十余年期间,周敦颐不仅清正廉洁、政绩斐然,还致力于培育“濂溪一脉”之称的人才。周敦颐传学于程颢、程颐,其思想经由二程扩充和丰富,胡安国、胡宏父子闻道于二程,集大成者朱熹的学脉又源于二程,为程朱理学的创立埋下伏笔。宋明上下600年理学思潮,自濂溪开始奔腾涌流。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他开创的宋明理学在湖南郴州形成,郴州是濂溪理学化最多、影响最大的地方,因此郴州也被学术界认定是理学鼻祖“化神之地”、理学发祥之地。

周敦颐广修书院,兴校办学。通过这种方式,将其思想和学识倾囊相授,如今散落于全国各地的“濂溪书院”,溯其源头,一部分则是周敦颐在当地任职时所建。这些书院是他每到一地均兴学重教、广植桃李的见证。南宋时期,有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纪念周敦颐的祠堂书院,人们甚至把他推崇至与孔孟相当的地位,称之为“孔孟后一人”,认为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将其尊为“人伦师表”。周敦颐在文化地理中的特殊地位,通过这种具有知识生产、学术积累、文化传播功能的书院机构得以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自古以来湖南所谓“学术边缘”的边界开始逐渐消融,有了书香氤氲。湖南人的文化自信开始觉醒,思想开始跳动,湖南从而成为主流学术核心地,湖湘文化之源泉自此涌动不息,这就是所谓的“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参考资料

郑佳明:湖湘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文化?

张式成、李秉钧、刘涛:周敦颐:为官三任在郴州

陈建华:官清赢得梦魂安——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郴州

出品人:贺永祥

总策划:肖世锋

策 划:陈海波

监 制:陈 彦、刘明珠

文 案:陈星晓、陈加宁

剪 辑:欧阳璐

美 术:佘履安

配 音:张 盟

这位湖南人的超级“乡亲”,建构湖湘文化最初精神骨架丨寻脉湖湘➀(陈彦 陈星晓 陈加宁 欧阳璐 佘履安 张盟)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