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如果把脑梗后生活能完全自理定义为“恢复得好”,根据一些医院脑血管病科的相关统计,恢复得好的患者不会超过20%。

在这些不超过20%的“幸运儿”中,老潘是其中之一。

半年多前,老潘在外地突发脑梗,堵塞的还是左侧大脑中动脉,发病当时几乎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俗称大中风。可就在中风一个半月后,老潘已经能够自行开车上下班,日常交流基本无障碍,如果他不说自己曾经是脑梗病人,外人几乎看不出来。

为什么老潘能恢复得这么好?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做对了什么?

一家三口去衢州旅游

到了目的地突然走路踉跄,嘴巴也歪了

去年10月24日,老潘59岁生日的前一周,正好凑上女儿调休,一家三口临时决定去衢州,到老潘妻子朱阿姨一直感兴趣的孔氏南宗家庙看看。

当天天气很好,上午从火车东站出发,一家人到达衢州站时不到11点。出站后,三人打上车,直奔孔庙。

“导航上显示从车站到孔庙不到20分钟,司机开车特别猛,动作很大。”老潘回忆,上车没多久,天气比较热,司机打开了空调。“我坐在副驾,空调一启动,冷风混合着烟味扑到我的脸上,我从来不抽烟的,那股味道让人不太舒服,有点气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目的地,朱阿姨和女儿先下车买门票,老潘扫码付打车费。“她们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隔了一段路。关上车门走了没几步,突然觉得脑袋有点晕,转啊转啊转的那种感觉,走路有点踉跄。”

在朱阿姨看来,此时的丈夫并没有明显异常,只是走得慢一点。“走到售票大厅有十几级台阶,他以前膝盖受过伤,还有心脏病史,所以我和女儿平时出门都习惯注意他的情况,看着他慢慢跟上来,我们就走到窗口去买票。”

包括售票员在内,售票大厅一共只有4个人。购票期间,朱阿姨的余光瞟到老潘正抬头看着电视屏幕播放的孔庙宣传片。“一会儿的工夫,我们拿着票朝老潘走去,看见他对着我们挤眉弄眼。”老潘平时就爱跟家人搞怪,母女俩有些见怪不怪,走到老潘身边,一左一右挽住他的手。“这个时候感觉不对了,老潘牙齿咬得很紧,嘴角往上歪,翻白眼,跟他说话没反应。我第一反应是,难道面瘫了?”

和女儿一左一右架着老潘到售票大厅内的长椅坐下,朱阿姨从包里翻出水和蜜饯,想让他休息休息,补充点能量,“就是牙关紧闭,根本塞不进吃的,一喂水就呛。”售票员发现不对劲,也跑出来查看情况。

“我们打了120,我从背后撑着老潘,让他靠在我身上,又让女儿赶紧给老潘侄子打电话。”侄子潘金波是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的一名医生,家里人碰上什么状况,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

说来也巧,此时老潘的侄子正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钟长扬主任医师在一起讨论病例,迅速了解情况后,钟长扬判断,老潘应该是脑梗了,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中风”。

不到3分钟,120赶到,“医生问我们老潘有什么病史、发病多久、发病时有没有倒地,还让我们决定去哪家医院,近一点车程3分钟,远一点的十几分钟。”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了距离10多分钟的当地最大的衢州市人民医院。

“我一直都知道,老潘是有意识的。”由于老潘存在心脏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房颤等问题,早些年,曾有过一段心衰的经历,那时,老潘就和朱阿姨约定好,如果发生什么事说不出话,每当朱阿姨捏一下老潘的手,他就要回捏一下以示回应。

“我试了两次,他都回应我了,所以即使他几乎不能动弹,也完全说不出话,但我能肯定,他还是有意识的。”朱阿姨说。

解读1:

发病时避免患者摔倒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钟长扬主任医师

老潘是我的老病人,我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接到电话后,根据家属的描述,基本能确定他就是脑梗了。

发病时,老潘的妻子和女儿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她们及时赶到老潘身边,一左一右架住了他,没有让他因为意识不清突然摔倒在地。120医生赶到时,也询问了发病时有没有倒地的问题。

为什么这点这么重要?如果发病时摔倒,皮外伤都是轻的,最麻烦的是出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问题。

对于脑梗患者,送医后第一件事就是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治疗需要首先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头颅CT检查等无异常。血栓溶解过程中,缺血和梗死的组织再次获得血流、血管扩张,很容易引起血管损伤,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且溶栓药物会打破局部机体凝血系统的平衡,出血后不容易止血。如果已经存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问题,无疑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出血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溶栓治疗无法进行,如此一来,就会延误治疗时机。

老婆连签七八个名字,没有犹豫

紧急在当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

到达当地医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脑梗,第一时间为老潘开辟绿色通道。朱阿姨穿上铅衣,陪着老潘做CT。“就怕老潘无意识地从扫描床上摔下来,我一边按着他的手,一边告诉他别怕,我一直陪着他。”

结果很快出来,“医生说了六个字,‘中风了’‘一大片’。”朱阿姨说,她当时并不知道“一大片”是什么意思。明确了问题,医生当即表示需要溶栓治疗,拿来一沓文件,让家属签字。

“手术须知、知情同意书那些吧,我跟医生说,我现在不看有什么后果,一切听你们的,时间最重要,等过了这一关,待会我再来问清楚。”朱阿姨一连签下七八个名字,老潘接受药物注射,开始溶栓。

溶栓的过程中,医生询问朱阿姨是否要让老潘接受取栓治疗。“太专业的东西我不是太懂,根据我当时理解的意思,接受溶栓治疗,至少命是保住了,取栓就像是上了一道‘双保险’,往后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些可能恢复得更好。但是取栓同样也会有风险,医生说,最坏的结果是栓没有取出来,损伤的面积反而更大了。”

在保命和保功能之间,朱阿姨选择了前者,“稳妥一些,先保住命,不要再有扩大损伤的可能。”朱阿姨的心很坚定——即使老潘一辈子都不能再走路、说话,她也会不离不弃。

“医生交待,溶栓治疗当中可能会出现出血、血肿等不良反应,我们也时刻关注着老潘的情况,确实有牙龈出血和眼底出血,不过总体情况还好。我那时候想,幸好他这么多年都很自律,饮食清淡、均衡,除了心脏病,没有任何高血压、高血糖这些基础毛病,血管弹性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多小时后,老潘的情况暂时是平稳下来了,这个时候朱阿姨再去跟医生了解,是左侧大脑中动脉部分闭塞,属于“大中风”,看了检查影像,左边大脑“白”了将近一半。

解读2:

脑梗后每一分钟就有190万脑细胞死亡

快速签字是家属做得非常正确的决定

钟长扬:

快速签字让老潘接受溶栓治疗,又是家属做得非常正确的决定。

时间就是大脑,脑梗后每一分钟就有190万脑细胞死亡。脑梗治疗的“黄金法则”是在发病4.5小时内及时进行溶栓或在发病6-8小时内取栓治疗,哪怕早一秒,预后良好的机会就多一分,可想而知,延误治疗时机对于预后有多大的影响。

关于溶栓与取栓,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家属会存在疑问:溶栓和取栓有什么区别?选择哪一种好?溶栓之后还需不需要取栓?

简单来说,溶栓属于药物治疗,只要医院有相应的溶栓药物,经评估凝血功能、头颅CT等无异常,就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即使是部分基层社区医院也能进行;取栓属于手术治疗,必须要由有资质的专业医生进行,并不是每家医院都能做取栓治疗。

至于两种治疗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溶栓后再取栓等于上了“双保险”那么简单。溶栓治疗是基础手段,到了医院先上了再说。但是,溶栓治疗并不是一定有效,对于大血管堵塞的患者,一般来说溶栓是溶不通的。这时,就需要考虑取栓治疗。

取栓治疗不是想做就做,除了刚才提到的专业资质,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符合适应证才行。所有的手术治疗都有风险,取栓治疗属于四类手术(根据手术的复杂情况、难易程度,把各类手术分成不同的级别,一般由易到难分为一、二、三、四类),术后出现包括出血、高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大约为6%。而取栓治疗最重要的适应证之一就是大血管堵塞,同时2毫米以上的血管才考虑进行取栓。因此,即使溶栓效果不佳,对于医生评估后不符合条件的患者也是不建议取栓治疗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一个大致判断是否大血管堵塞的方法——发病后患者是否表现为偏瘫+凝视(眼睛盯着一个方向不会转动)。如果同时符合两种症状,一般来说是大血管的堵塞,往往这时候就要考虑动脉取栓手术。

溶栓治疗的时间大约为一个小时,过程中会进行及时检查,判断治疗效果。在老潘接受溶栓治疗后,CT检查显示血管已经恢复畅通,血栓大部分消失,部分血栓通过溶栓治疗后移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的远端,功能区影响较小,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取栓治疗。这一点我也在当时给出了建议。

住院14天

医生评估出院后不需要康复治疗

见病情稳定,在征求了侄儿和当地医生的意见后,朱阿姨决定转回杭州继续治疗。

下午4点左右从衢州出发,当晚6点多,老潘住进市三医院脑血管病科的病房。

初步检查,老潘有意识,能睁眼,但手脚没有力量,也无法开口说话。考虑到老潘的心脏病史,心内科的专家也前来进行会诊。

“实际上,全程我都是有意识的,发病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是低血糖,想着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后来,能听到爱人和女儿说话,连救护车赶到的时候,我还想着速度挺快,但无论多努力想说话、想动动手脚,根本做不到。”老潘说。

住院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朱阿姨瞬间对老潘的康复产生莫大的信心。“医生交待溶栓治疗后72小时内尽量卧床,所以这几天所有检查都是推着病床去做的,包括大小便都是在床上。那天我看着他有点难受,表情怪怪的,想表达什么又表达不了的样子,就问他是不是想解小便。”多年的夫妻默契,老潘的一个眼神,朱阿姨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第二天,老潘能很轻微地摆动手掌,我把尿壶拿上床,伸进被子里,他拼命往女儿那个方向挥手,意思是让女儿回避一下。他不仅有意识,还能正常思考!”朱阿姨精神一振。

朱阿姨记得很清楚,老潘入院的第三天,突然能开口了,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契机,发生得很突然。“那天,老潘的二哥打视频过来,我还跟他说‘你弟弟能说话了!’两个大男人,通过视频一打照面,瞬间都哽咽了。”朱阿姨怕老潘的情绪波动大影响病情,赶紧匆匆挂断视频电话。

“我平时是一个很爱说话的人,从来不知道原来开口说话是一件这么艰难的事。”每天查房,医生都会问老潘,“你叫什么名字?”思考半天,老潘说不出来,又或者好不容易说出口,喊出的却是朱阿姨或者女儿的名字。“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医生交待家属,要让老潘每天读报、读书、认字,不停训练。“我的病床对面是关于疼痛的科普,第一行有8个大字,住院期间,没有一次能完全读对。”

住院第六天,老潘的同事来探望他,也正是在这一天,他第一次能从床上坐起来。“比我们印象中中风病人的状态不知道好多少,交流基本接近常人,但说着说着,经常会用求助的目光望向爱人。”老潘的同事说,明显感觉到他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他总是摇摇头,把‘搞不灵清’挂在嘴边。”

一星期后,老潘能慢慢下床,自己走去上厕所了。“其实我并没有特别关注他什么时候能下床,什么时候能说话,我在意的是他今天胃口怎么样,排便正不正常。”朱阿姨说,自己最关心老潘的基本身体状况行不行,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即使说不了话、走不了路,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自从能自行下床走动,朱阿姨和女儿、女婿每天早晚都会扶着老潘在病房里走上几圈,一开始是三圈,之后便是四圈、五圈、六圈……康复科医生评估认为老潘的行动并不受限,不需要高压氧舱治疗。

“不是每天逐渐好转的过程,是有波折,起起落落的。也许今天好一些,第二天反而还不如前一天,接下去一天似乎进步了一点。”

住院14天后,老潘顺利出院,医生评估认为,出院后生活已经完全可以自理。

解读3: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很关键

钟长扬:

老潘被转运到我们医院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对他的全身情况做了快速评估。由于当地溶栓治疗及时,入院后,我们为他进行了静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48小时后衔接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同时用上保护脑细胞的药物。

第二天,老潘情况稍微稳定后,就有康复科医生到床边进行评估及相应康复治疗的指导,包括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语言康复锻炼等。在脑梗患者病情平稳后24-48小时内,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也非常关键。

起先,老潘是躺在病床上做康复训练,一个多星期以后,他就能自己走到康复室接受治疗了。

临出院前,他已经可以生活自理,经过医生评估,出院后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大中风一个半月后

他开始开车上下班

出院时,正是单位一年一度最繁忙的时候,老潘满心想着回去上班,为此,还和朱阿姨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了半天。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老潘在家休息了十多天后返岗。

“早上女儿送,晚上女婿接,像照顾小孩一样。”朱阿姨说,如此接送了一周左右,老潘嫌不自由,非要自己上下班。“我们说打车,他又不愿意,说车里的味道会让他想起中风前衢州的网约车上那股让人不舒服的气味。”最后,老潘决定自己开车。

大中风一个半月后,老潘开始自己开车上下班。“一开始很小心,总担心会碰上反应不过来的情况,速度放慢,求个安稳。后来有一回,为了避让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车和另一边正常行驶的车,做了一个比较高难度的操作。”回过神来,老潘很兴奋,“这都能应付,以前的‘老司机’回来了!”

当然,这次中风还是带来了一些后遗症。

“有一回,我出去送材料,门卫要求我登记,怎么都写不出自己的名字,急得汗都出来了。”

“早上去食堂吃早饭,想吃青菜包,不想吃咸菜包,没办法用语言准确描述,最后干脆不管了,要了最能轻松说出口的肉包……”

“语言的组织上也有些问题,稍微长一点的句子就怪怪的,对方听不懂,或者理解成了别的意思。所以每次需要大段文字回复客户的时候,我都要让同事先帮忙检查一遍,免得出洋相。”

为了锻炼老潘,同事们专门设计了“每日一练”环节,把一段话拆成几部分,让老潘再完整组合回去。一段时间下来,家人和同事都感觉到了老潘的进步。

前几天见到老潘,一个多小时交流下来,加上朱阿姨在一旁适时补充解释,基本没有异常。任谁都想不到,不到8个月前,他刚刚经历过一场大中风。

老潘和朱阿姨认为,经历过这一次,能恢复得这么好,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为过。

老婆朱阿姨分享心得:

尽可能第一时间搀扶病人

第一时间配合医生治疗

回顾整个过程,朱阿姨有几点心得想要分享,希望能对未来可能碰上类似情况的人有所帮助,当然,永远用不上是最好的。

“作为家属,一定要冷静。后来我和女儿说,如果我们当时慌了、乱了,你爸爸可能都不是现在这样。”

“当时120赶到后问我,老潘发病之后有没有摔倒过,后来医生也说如果这个时候摔倒,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一旦有家人发病,尽可能第一时间上去搀扶,避免他(她)摔倒。”

“‘兵贵神速’,以前我父亲也经历过脑梗,我一直都知道这种时候时间就是一切。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签字,赶紧先治疗,把命保住才是第一位的。”

“以前我们总以为‘三高’人群才容易脑梗,后来才知道,老潘的脑梗是心源性的。医生说,血栓是因为房颤形成的,那天一下子掉到了大脑里。不管有没有‘三高’,有没有心脏病,具备一些脑梗相关的基本知识总是没错的。”朱阿姨说。

解读4:

出现征兆没重视,对治疗方案犹豫不决

50多岁男子小中风后逾半年 至今生活无法自理

钟长扬:

临床上,脑梗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三高”人群容易出现血管粥样硬化,这点很多人都知道;心源性栓塞主要原因包括房颤、瓣膜病等,老潘就属于这种情况;小动脉闭塞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等引起。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较少见的因素可能会引起脑梗,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比如我们接诊过有血管问题的患者在打羽毛球时猛一挥拍,用力过猛,导致颈动脉血管夹层,继而引起缺血性脑梗;有患者在街边小店进行颈椎推拿,推拿师手法不正确,硬生生“推”出了血管夹层;更有姑娘在小诊所打美容针,透明质酸被注射到了血管里,那种物质用溶栓药物根本溶不掉……

总结老潘的经历,最主要的就是做到了三个“快速”——快速识别脑梗征兆、快速送医、快速接受治疗。

关于脑梗征兆识别,国际上有一个“FAST”标准——

Face(面部表情):面部不对称,眼歪嘴斜等;

Arm(手臂活动):单侧手臂无法上举或上举无力;

Speech(语言能力):言语含糊、口齿不清;

Time(时间):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及时拨打120,到有专业资质的医院就诊。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预后基本都会比较好,我曾经有个患者,被送来的时候就是偏瘫+凝视,大血管堵塞,住得近,家属送医及时,取栓治疗后,第二天就能自己下床。而大部分预后不好的患者,很多都是因为耽误了时间。

我印象中有一位患者,也是50多岁,跟老潘发病时间差不多,而且还是侧支血管堵塞的“小中风”,但是他现在还在接受康复治疗,左侧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实他发病前就有征兆,有一段时间莫名其妙拿不稳东西,几次从手里掉到地上,还都是左手。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早上他在家里摔倒了,默默爬起来后也没有告诉家人。当天中午,他的妻子忽然发现他的嘴巴有点歪,还有口水从嘴角流下来。下午自己开车到我们医院后,结合检查,急诊科医生判断是脑梗,建议马上溶栓,但是他的妻子人脉比较广,也有几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想多打几个电话找专家咨询治疗方案。尽管我们一直催,但是患者迟迟未能配合做出决定,最终错过了溶栓的时间窗,预后很差,非常可惜。

还有一点想要强调,即使预后良好,也不要掉以轻心,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之前有一位患者,是颈动脉狭窄导致的中风,不仅溶栓及时,我们还为他放置了支架,从病因上解决了问题。治疗效果很好,患者是自己走着出院的。出院后头两个月,他都定期复查,按时吃药,但是后来不仅自行停了药,烟、酒也都一起来,仅仅4个月后,又一次因为中风入院,就是由于颈动脉的斑块再次生长并脱落所致。

送颈动脉B超筛查,开展科普宣教 举行脑梗筛查快报专场义诊

颈动脉斑块是引发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B超筛查可以有效评估脑梗风险,对于脑梗的预防意义重大。6月28日14:00-16:00,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举行脑梗筛查快报专场义诊,钟长扬主任将携团队现场为20位读者提供颈动脉B超筛查,同时举行详细、实用的中风防治科普讲座。有需要的读者可扫二维码报名,或下载橙柿互动App,在“健康”频道找到相应链接报名即可。报名截至6月26日12:00。

欢迎加入“脑血管病-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中风等脑血管病相关问题,欢迎加入“脑血管病-浙医在线病友会”,近期,我们将会邀请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钟长扬主任团队在线答疑。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八号(ID:kbzyzx08)”为好友,备注“脑血管”,小助手会邀你入群。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张慧丽 金晶

视频 周文锐

通讯员 徐思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