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本周的警方故事。一辈子的路很长,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有这么个老师傅,是六十年代的正牌大学生,本该有光辉的前途,却在晚年步入歧途,沦为“盗窃惯犯”。咱们先从不久前江都吴桥的一起失窃案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资料:主要就是香烟,他来,我估计就是翻钱,这些茶叶罐子都动过了。

四分四十二:六条雨花石,还有中华。

凌晨失窃

当天凌晨,这家企业的多间办公室遭了贼,丢失许多财物。民警调阅厂内的安全监控,发现了嫌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一米六几的老头,看上去六七十岁左右,头发比较白,少量有点斑秃,先是正常的走路,然后看到监控之后,他会把身上穿的外套给蒙到头上,然后扶着墙一步一步往上走。

嫌疑人进入案发楼层后,还拉断电闸使监控停机。万幸,监控有断电存贮功能,记录下了关键画面。这么大年纪又手法娴熟?可能留有案底!警方对外地的同类案件比对,判定了此人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嫌疑人姓王,是南京人,他有多次盗窃的前科,在今年的4月2号才刚刚被山东那边给释放,他所有的前科都是盗窃,都是学校和工厂。

嫌疑人的身份已经明确,可民警追缉时却犯了难。原来,王某的生活习惯简单,不使用手机,买东西只用现金,交通主要靠公交和步行,南京的老屋也一直空关着,这明显是“四处流窜、漂泊不定”,怎么才能抓住他呢?

循线追踪

警方循线追踪,发现王某作案后乘公交前往江都城区,后辗转抵达扬州市区。既然没有“远遁千里”,就有可能继续在本地作案。派出所当即启动大范围协查、布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以往作案以工厂学校为主,然后我们也请兄弟单位帮我们多布控、多留意,然后看一看就是学校啊工厂附近,有没有这种信息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天后,从江都樊川传来线索:在当地某小学附近的饭店里,发现了王某,貌似正在“踩点”。民警当即赶过去,堵个正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散落的已经拆封的香烟,有四包,然后的话还发现了一支雪茄一个扳指。

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还企图否认曾盗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王某说我今天是第一次来江都,然后的话对他身上我们扣押的查到的雪茄和扳指,他都是声称自己是在杭州西湖旅游的时候,在路边摊以小价格购买到的。

失窃的玉扳指是名贵工艺品,有全套图片和鉴定书,王某的谎言被拆穿。铁证面前,六十七岁的王某只得坦白罪行。因为盗窃,他已经八年六进宫了,而他走上邪路前的“身份光环”更令民警咋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他是60年代的大学生,自他大学毕业之后,他就一直在南京,先是在南京的某灯具厂上班,后来的话也在南京的多所民办专科,乃至一些本科任职过。

晚节不保

民警发现,王某的“人生滑铁卢”出现在五十九岁。当时,他和所在高校的领导产生矛盾后辞职。失去工作后,王某又没能处理好家庭关系,与妻子、孩子闹得很僵。

吴桥派出所民警 芮伟钦:他的老婆和他离婚了,然后的话他的孩子也在山东,就是也不怎么联系,几乎没有联系。

打那以后,王某自暴自弃混日子。囊中羞涩时,就仗着曾在学校、企业工作过的经验,混进去扒窃为生。目前,王某因涉嫌盗窃被采取刑事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起起落落很正常,摔个跟头后爬起来、走稳点也就是了。但是,王某却一蹶不振,突破法律底线以至于晚节不保。前车之鉴,值得反思!

来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