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一个器官就像是一名勤勉的“工人”,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维系着整个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器官似乎逐渐失去了它们的用武之地。

对于这些"退役"的器官,它们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吗?

如果某个器官真的成为了健康的负担,是否应该考虑将其切除?

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人体咽部两侧,也是我们人体中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主要是负责清除鼻腔以及口腔所进入的病毒。

文章信源:扁桃体反复发炎是否需要切除? 听听专家怎么说——2024年01月03日14:4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大多数会引起扁桃体发炎的大多数都是儿童,往往孩子的扁桃体较为活跃,在他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还有些人的扁桃体似乎"过于勤恳",太容易被微小的刺激引发炎症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扁桃体发炎,患者就会出现剧烈的咽痛、发烧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针对扁桃体发炎这种情况,2019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发布了扁桃体切除手术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南建议,如果孩子过去一年内扁桃体发作达7次以上,或者两年发作5次以上,而且发作的时候还会伴随一些低烧,那么就应该给孩子考虑做扁桃体摘除了。

但还是有很多家长觉得,既然扁桃体有着如此重要的功效,那么摘除难道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数据显示,儿童由于恢复能力比较好,摘除扁桃体是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着会影响以后的健康,而且丢失的免疫力也会在3-6个月逐渐恢复。

文章信源:人体最没用的器官,割掉反而更好?看完涨知识了——39健康网--澎湃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阑尾

除了智齿和扁桃体,人体内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备受争议的器官,它们的作用和命运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而阑尾就是其中一个。

阑尾可以说是我们结肠的末尾处,也经常被人们认为是成长的“遗留物,如今阑尾已经成为了一个“懒散公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1.2万名阑尾炎患者中,绝大多数最终不得不选择切除阑尾。

阑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腹痛,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腹膜炎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切除这个"祸害缠身"的小器官,就成为了摆脱阑尾炎阴霾的关键一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为什么说阑尾是可以割掉的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不规律,整天吃香喝辣,导致阑尾的功能逐渐下降。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阑尾对人体的用处并不大,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阑尾对于人体的帮助还是有着一定的益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不少人提出了保留阑尾的理由。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表明,阑尾内含丰富的淋巴组织,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机体抗癌能力方面,都扮演着一定作用,完全割舍阑尾,或许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囊

与阑尾相比,胆囊这个小小的"储备罐"似乎更加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囊的主要功能则是存储和浓缩肝脏产生的胆汁,可以帮助人体本身更好的消化体内脂肪

而一旦胆囊出现问题,比如结石或者发炎,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与肥胖、高脂肪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对于严重的胆囊患者来讲,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切除胆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胆囊切除术并非万无一失。2020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胆囊切除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影响。

但只要改变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脂肪摄入,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保留胆囊更为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骨

人体的另一个"遗留物"就是尾骨

它位于脊柱的末端,曾经是我们祖先"尾巴"的主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如今尾骨已经失去了保持平衡等功能,但是它仍然有着盆骨肌肉和器官的作用。

不过,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尾骨可能成为了"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受到撞击或摔伤,尾骨就会引发剧痛,这也被成为“尾骨炎”,而且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活中正常的坐姿。

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68例严重尾骨疼痛患者中,有41人在切除尾骨后疼痛明显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手术,但对于那些长期遭受"尾骨之痛"折磨的患者来说,它无疑是一剂"强力救心丹"

智齿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又白又不引人注意的器官就是——智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在我们成年之后,会慢慢的生长出来。

研究显示,智齿的数量、形状和萌发时间都会受到基因的影响,不同族裔和地区的人群,智齿萌发模式也有所区别,个别人甚至天生就没有智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是营养不良或颌骨发育不足也可能导致智齿阻生或畸形萌发。

在我国某些贫困地区,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较差,常常会影响到颌骨的正常发育,进而使智齿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萌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如今我们的饮食日益精细化,食物越来越容易咀嚼,也减少了对颌骨的刺激,而这也是智齿萌发的原因之一。

一旦智齿生长不当,那么将要面临的疼痛是非常难熬的。

文章信源:孩子扁桃体总发炎要不要切?——人民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智齿方向长的不对,那么它会顶住你的牙龈,引发智齿冠周炎发炎之后甚至会让你都无法正常饮食。

为了避免这不必要的煎熬,还是建议消炎之后,拔掉智齿,省的以后再次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当怀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以求证的科学精神,去揭开人体这台神奇机器的更多奥秘。

毕竟,生命的伟力常常隐藏在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们用虔诚的心去敬畏自然,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未知,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和谐与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