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梁启超尿血不断,医生诊断出他的右肾存在肿瘤,必须立即切除。然而解剖之后,医生们却当场傻眼了……

梁启超尿血,最开始发生在1925年11月前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给老爷子治病,家中小辈倒也尽心尽力,专门从外面找来一名小有名气的日本医生。

但问题是,在这位日本医生的诊疗下,梁启超的病情固然偶有好转,课之后却又必然变得更加恶劣。

经过这么反复数月的治疗,不光梁启超本人对这日本医生信心全无,就连请他来的梁思成都忍不住吐槽:“医生每次都说好了好了,但每次都不能痊愈。”

眼看着外国的医生似乎靠不住,梁思成又张罗着要找一个德国医生,不过梁启超在闻讯之后却主动提出:“不如去大医院看看。”

这所医院始乃是当时中国所有医院中医疗水平最高的一个。

当然,除了这点因素之外,梁启超之所以主动请求住进医院,还因为这所医院采用的乃是是西医疗法,而梁启超偏偏十分赞赏西方的医疗技术。

如此这般,他就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让西医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不得不承认,当时梁启超确实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于是虎,当院方听闻梁启超住进医院之后,马上便号召专家,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与诊断。

而最终,院方果断的得出结论:梁启超左侧肾脏已坏死,建议进行肾脏切除手术。

即便在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肾脏切除手术也绝不是什么小手术,更何况在那个年代?所以梁家人听到院方如此建议,内心很是抗拒。

不过,出于对医生的信任,梁启超本人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认可院方的处理方案。

就这样,这个54岁的老人人生第一次躺进了医院的手术室,而院方也丝毫不敢大意,派出了曾在美国留学的医学博士亲自为他主刀。

总的来说,手术很“顺利”,那颗“坏死的肾脏”被顺利取出,然而让儿子梁思成等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在被切除的肾脏上并没有出现坏死的痕迹?又为什么他父亲尿血的病情并未有丝毫的好转呢?

众人也跟着慌了起来,在又一番激烈的诊断讨论后,医院先后提出了饮食、牙齿等多个的猜想。

而在梁启超死后数年,据说两名曾参加了那场手术人,在许久后讲述当时的事情的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值班护士在手术前进行准备的时候,不小心将应该涂的地方涂错了,而在后续的手术过程中,主刀的医生也出现失误。

也就是说被摘错了肾,而这才是梁启超在术后依旧尿血不止的真正根源。

后来,梁启超的余生几乎始终被病痛所纠缠。

在一次与弟弟梁启勋的交谈中,梁启超说,血尿有时会“陡然复发,发得很厉害”。

而在写一封由他给孩子们的信中,他又写道:“我数日之前闹肚子,带着发热,血尿也跟着发得厉害。”

如此这般,梁启超本人其实也深知,自己身上的病灶并未消除,也正因如此,在即将离世之际,这位西医的拥护者专门向梁思成等儿女留下遗嘱:

“倘若我死后病因依旧不明,我愿意被解剖,只求学界务必找要找到病因,这样我也算为医学界提供了帮助。”

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他临死之际或许也不会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的晚年才始终会被病痛所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