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复兴以及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是独特的,是特殊的,是难以复制的。

世界上大部分强国,几乎都是相对“新兴”的国家,并非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当文明的曙光第一次出现在埃及时,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的先民们仍然在茹毛饮血,北美大陆甚至连人都看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世界强国中,中国显得尤为惹眼。这是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依然能够跻身世界强国的文明古国。

埃及,在上个时期中叶曾有崛起的苗头,几乎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在战争中,埃及始终奈何不了小小的以色列、屡战屡败,使埃及威严扫地,不得不放弃阿拉伯主义,关起门来专注于内政。如今埃及经济情况堪忧,人口却出现了大爆炸的局面。埃及连人民都喂不饱,更别说成为世界强国了。

伊拉克,乃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故地。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凭借石油一跃成为阿拉伯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然而由于穷兵黩武,萨达姆不幸惹到了美国,最终在美军的进攻下身死国灭。伊拉克,也失去了成为世界强国的可能。

印度。20世纪50年代时,印度一度非常风光,和美苏同时交好,同时还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然而到了1962年,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印度在我军的反击之下溃不成军,导致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如今印度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依然差点火候,只能算地区强国,而不是世界强国。

而中国,则是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实现崛起,重回大国地位的国家。这是埃及、伊拉克、印度、希腊都不能做到。为什么唯独只有中国能够甩脱历史包袱,实现强势崛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有“中国通”之称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作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的可怕并不在于中国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更在于中国所运用的古老智慧。他在自己的著作《On China》(《论中国》)中指出:

“除中国外,你很难想象一个现代国家的领导人会借用千年之前的战略方针发起一项全国行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连绵不断的文明,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与其古老的历史以及经典的战略方针和治国之道如此密不可分。”

一个国家的强大,既要讲“术”,也要讲“道”。“术”服务于现实,而“道”则给未来铺路。中国自清末以来,就致力于吸收世界的先进技术,并逐渐将中国的科技水准推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术”;而中国从古代思想中所汲取的对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及对外“韬光养晦、和平发展”,则是中国发展之“道”。

对于基辛格的观点,西方军界、学界一度不以为然。然而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及话语权的增加,西方人开始重视起中国的古老智慧。

2024年5月,美国五角大楼为美军采购了一大批图书,中国古典兵法——《武经七书》赫然列于其中。《武经七书》为北宋时期所编纂的军事教科书,其中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以及《李卫公问对》七本兵书。

由此可见,美军确实非常想吃透中国的古老智慧,试图找出中国强势崛起的背后逻辑。

按照常理来说,只要是文明古国,肯定都有一些过人的古老智慧。然而为何唯独只有在中国,古代智慧和现代技术才能产生如此美妙的化学反应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这样几点。

首先,中国拥有举世无双的军事智慧。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仍然茹毛饮血,仍然使用木棍、石块打仗之时,中国人在军事学上就已经拥有了过人的智慧。

古代西方并非没有兵书,但他们的兵书更像是技术手册,只是教人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搭建营垒,如何选择地形。然而中国的兵书则不同,我们的兵书高屋建瓴,是从“道”以及“哲学”的层面总结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春秋时期,“兵圣”孙武便撰写出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而在西方,同类型的兵书——《战争论》则出现在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也就是比中国晚了2000年。

一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人有一种偏见,即认为中国是一个和平的、不善战的国家,其实这是一种大大的误解。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有肥沃的膏壤、有巍峨的高山、有奔腾的河流、有蜿蜒的海岸线。从寒带延伸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从东亚一直延伸到中亚、北亚、南亚以及东南亚,难道这些土地都是充话费送的吗?

这是中国的先民们一寸一寸的、用鲜血打下来的。中国并不是“不善战”,而是太善战了。中国之所以显得和平,是因为中国崇尚“慎战”。

就如《孙子兵法》所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比于战争,中国更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逼不得已时才用兵。但在用兵之时,就强调要速战速决,就要“不打无把握的仗”。

乍看来,中国似乎不喜欢发动战争,但我国的领土却在一点点的扩大,最终扩展到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虽然比中国大,但大多是难以生存的冻土,根本无法与大部分处于温带、亚热带的沃土相比。或许只有美国的地理条件,能和中国拼一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祖宗的善战,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资本,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漫长的海岸线,使中国拥有了世界强国的潜力。这一点,是埃及、伊拉克、印度等古国远远不能及的。

中国古老的军事智慧,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领土,同时也帮助中国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

前文也提到,埃及、伊拉克、印度在上个世纪都有崛起的迹象,但最终为何都功败垂成?说白了,就是仗打不赢。埃及连以色列都打不过,而中国却能击溃以色列的幕后大佬——美国。

平心而论,当时中国的武器并没有优势,相反还常常处于绝对的劣势。中国之所以能战而胜之,就是因为借用了古老的谋略。

大军事家毛泽东一生对《孙子兵法》百读不厌,而这部古书的智慧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就善于活用《孙子兵法》。

孙子有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这个信条。使毛泽东在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做出了超前的判断和果断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在朝鲜战场,面对美国这个强敌,毛泽东、彭德怀巧用奇谋,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将数十万兵力投入朝鲜,美国空有空中优势居然浑然不觉,最终在第一次战役中落败。到了第二次战役中,彭德怀巧用“拖刀计”,将美军主力引入我军的包围圈,最终一举而败之,将战线从鸭绿江一直推进到三八线附近。

武器固然重要,但思想和谋略更重要。古老的智慧加上足够的现代化的武器,就能让我军屡战屡胜、无往不利。如果没有军事上的获胜,也不会有美国等列强对中国的尊重,更没有今天的大国地位。

其次,中国有着一脉相承的治国谋略

中国的军事智慧保证了中国起码的国防安全。而中国治国谋略,则让中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西方人常常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与中华文明相并立的伊斯兰文明和欧洲文明,都是由很多不同的民族国家组成的。而中国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个单一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印度、伊拉克、伊朗、希腊、意大利等古国,都曾被外敌所征服,文明进程也被打断。以埃及为例,不仅语言、文化被替换了,甚至连民族都被替换了。阿拉伯大征服后,埃及的主体人口变成了阿拉伯人,埃及原住民——科普特人却成了少数民族。

中国确实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但文化内核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治国思想一脉相承,大多都是中央集权、文官政治、民本主义、理性主义。直到今天,我国治国理政仍有古代治国思想的痕迹。

中华文明依黄河、长江而兴起,然而黄河、长江经常泛滥,需要上下游合力兴修水利才能制服洪灾。然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统一调配,因此中国式的中央集权政府应运而生,也对天下的统一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是这么建立的。

因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追求国家的统一,而统一的国家就意味着安全和强大。如今的中国之所以如此迫切的追求国家统一,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一脉相承。中国自古就讲究“一个文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这是因为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根本。

同时文官政治、民本思想等治国思想,又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和历史也证明,合则强、分则弱。缺乏中央集权以及国家统一的经验和思想的印度、埃及、伊拉克等国,始终无法实现地区的整合。

埃及和伊拉克都曾试图统一阿拉伯世界,建立世界强国。埃及曾用和平的手段,联合利比亚和叙利亚、北也门,建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由于埃及压根就没有建立统一国家的智慧,仅仅3年时间,这个寄托统一阿拉伯理想的国家便分崩离析。

和埃及不同,伊拉克试图用武力统一阿拉伯世界,并且于1990年占领了科威特。谁知却引来了阿拉伯国家的群起反对以及美国的入侵。伊拉克武力统一的梦想也告破灭。

印度,自古就诸侯林立,统一的时间屈指可数。长期以来,印度只是个地理概念。若非英国殖民,如今的印度根本不可能占据南亚大陆的大部分。英国殖民者走后,印度也曾试图统一整个南亚大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智慧,如今的南亚依然国家林立,分成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还兵戎相见,不分胜负。

由此可见,中国仅仅只是在政治智慧上,就要强出埃及、印度等古国一大截,也使我国脱颖而出,重回世界大国的地位。如今的中国,仍在追求国家和民族的完全统一上,做着不断的努力。

西方人常说中国是个早熟的国家,早在秦朝就已经拥有了现代国家的大部分特征。中国的治国思想看似古老,其实很多都是相当超前的。

最后,和平发展理念实现了中国的强势崛起

中国人善战而不好战,和平发展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自古以来,中国的经济崛起都不是借助于战争。汉朝曾打败匈奴,唐朝曾打败突厥,但古中国发动战争都是为了保卫人民,保护中国人创造的劳动果实,而不是为了掠夺财富。这与热衷于通过侵略,大发战争财的西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扩张其实很早就已经完成了,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只要取得国防安全、取得稳定的国内政治秩序,中国经济就能获得可观的发展。

例如汉朝结束秦末的大乱后,立即迎来文景之治;唐朝统一天下、平定四夷,立即出现了开元盛世;清朝布武于天下,康乾盛世也随之到来。历朝历代,中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都要大大领先于列国。

清末之后,由于外国入侵以及国内的分裂,中国一度沉沦。但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又一次迎来了盛世与崛起。

苏联解体后,美国得到独霸的地位。然而中国却并没有选择以武力来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是积极融入美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体系,通过和平的手段来实现中国的富强。

令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在短时间内就超越了大部分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科技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上亿人脱离了贫困,消费能力大大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美国利用自由贸易体系扼杀了苏联。然而他们万万也没想到,中国不费一兵一卒,竟在美国自己建立的体系中强势复兴。美国面临着一种尴尬,中国将在美国最擅长的领域击败对方。美国反而成为自己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体系的背叛者。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也就随之到来了。

因此美国开始审视中国的古老智慧,试图从中国的古籍中寻找答案,开始忌惮于中国“和平崛起”以及“韬光养晦”的信条。

总之,中国的古老智慧并非陈腐的谰言,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这是因为中国思想的一个定义性特征,并非专注事物的表象,而是认清背后的逻辑并且顺应趋势。正是这种探究事物发展本质的精神,让中华文明的思想长盛不衰、永远焕发着生命力。

我们理应重视理工科,但忽视文科,忽视文学、哲学以及历史却是极其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