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威宁自治县蔬菜采收的时节。6月13日,走进该县草海镇中海村蔬菜种植基地,成片的大白菜、莲花白长势甚是喜人,务工群众正娴熟地采摘、装筐、搬运、装车,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呈现在田间地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们采收大白菜 刘军林 摄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让当地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而且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中海村蔬菜基地平时每天来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主要从事翻土、播种、管护、采收等工作,务工群众都是当地及周边村民,每人每天可以领取100元的工钱,村民们都倍有收获感。这一茬大白菜、莲花白等蔬菜采收之后,我们马上就种植红菜苔来卖,尽可能让土地发挥作用,实现一地生多‘金’。”威宁众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才英正在草海镇中海村蔬菜种植基地一边指导务工群众采收蔬菜、一边对笔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运莲花白。刘军林 摄

正在基地务工的群众纷纷表示,自从这片蔬菜基地建起来以后,我们就一直在这里上班,非常高兴,能在家门口就找到活路干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且每天都有100元收入补贴家用。在家门口务工比在外务工强很多,照顾家人、赚钱两不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白菜丰收村民笑开颜。刘军林 摄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中海村流转25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一年种两茬,头茬大白菜、莲花白已经开始采收销售,预计6月底收完,二茬蔬菜计划7月初开始种植,10月中旬采收,务工优先考虑的都是基地周边当地的群众。”李才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白菜装车。刘军林 摄

草海镇中海村蔬菜种植只是威宁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威宁把培育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打造高山冷凉蔬菜品牌,通过大户种植带动规模增效益、土地流转带动务工增收入、技术服务带动品质提升增效能,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切实让蔬菜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