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熊玺 文/图)为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西安市公安局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落实“531”警务工作机制,公安经开分局明光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转变观念、扎根社区、发挥群众力量,将“警社共治”工作落实、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人到社区”到“人在社区”

张鹏是明光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所在白桦林间警务室管辖小区2个(白桦林间、白桦林团圆),有居民楼38栋,居民4462 户,人口13500人,周边有酒店、企业、商户等40余家,有经开第十二小学、经开第六中学、白桦林间幼儿园三所学校。张鹏说,做好一名社区民警必须要融入到社区里面,跟社区的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变成群众的知心人。

“叔,锻炼身体呢!” “大婶去买菜呀”只要张鹏在小区这种声音就从不间断,张鹏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的“绝招”就是打招呼。张鹏说:“只要我在小区,碰见群众就会跟他们打招呼,聊几句,这样能拉近自己跟群众的距离。要让群众知道警察很随和,是来给他们服务的,不是来办案子的。”

张鹏还有一个保证,就是保证警务室必须有人。张鹏说:“要做到上班时间警务室必须有人,群众随时来警务室能找得到警察。只要有群众在警务室就必须热情接待,不管是反映问题还是咨询事情,都要做到群总满意。要彻底的改变观念,从‘人到社区’变成‘人在社区’,跟社区群众打成一片。”在张鹏的努力下,社区的群众认可了他,有什么事情喜欢跟他说,把他当成了“知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群众“共治” 社区

白桦林间警务室管辖1万多人,而警务室只有张鹏和两名辅警,明显的警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鹏坚持警社共治理念将社区的20名治安协理员,47名楼栋长,72名管家,80人联合巡防人员都联合了起来。这些人属于不同的单位管理,想要联合起来使用不是一件容易事,张鹏便挨着去做工作,最终将他们联合在了一起。

张鹏团结的这些“外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个小区的人,对小区的一草一木都了解,遇到事情他们能知道问题出在哪。比如管家、楼长他们了解这栋楼的每一户情况,把他们变成“耳目”之后,张鹏就能随时了解整个社区的居民情况,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动出击 化解矛盾

主动出击,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派出所主防警务的具体体现。张鹏了解到,白桦林间小区的一部分业主想在楼顶加盖建筑。私自加盖这种情况物业是绝对允许的,所以也就不允许业主的建筑材料进入小区,这样一来业主和小区保安势必会起争执。得知情况以后,张鹏第一时间找到物业,然后他们告诫保安,如果遇到业主运材料的车子进小区先不要与业主发生冲突,立即通知他来解决。

随后,张鹏又找到准备加盖的几户业主劝说他们放弃加盖。刚开始,加盖的业主很不配合,经过张鹏反复做工作,最后这几乎业主放弃了加盖,这场矛盾被消灭在了萌芽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决难题 和谐社区

小区有一个集健身、游泳、休闲一体的会所,这个会所是这针对小区里面的居民开放,后来第三方公司投资了这个休闲会所,会所开始面向社会经营,小区的居民认为这样做损害了他们业主利益,多次找物业交涉,物业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了小区居民和物业的一个矛盾点。张鹏了解问题后,主动找到经营会所的公司做工作,又找街办协调,最后在小区外面给这家公司找了一块地方,让他们继续自己的经营。这样一个困扰小区居民几年的难题被张鹏解决了,小区居民对张鹏赞不绝口。

楼上楼下居民因为噪音而引发的矛盾,也是小区的一个难题。有一天楼上楼下的两户居民因为噪音问题发生了争执,最后发展到了肢体冲突。下班回家的张鹏得知情况后,赶紧赶到小区,通过给两户居民做工作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加剧。这次事件之后,张鹏给47名楼栋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探听哪些居民觉得楼上噪音影响到自己。张鹏根据楼栋长反馈回来的消息,然后逐户去拜访做工作,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社区民警张鹏的事迹,是公安经开分局深入开展“警社共治”的缩影。下一步,经开公安紧紧围绕西安市公安局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落实“531”警务工作机制,将派出所主防业务做实。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