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美联社曾发文称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之战”,林彪在国内得知后称其为“肉磨子”,

由此可见上甘岭战役的残酷与牺牲。

135团3连负责防守537.7和597.9阵地,其三排五班长陶兴义和一排排长栗振林都是出色的战斗英雄。

1952年6月16日晚,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对面美军的阵地探照灯突然关掉,炮也不响了,这反常的操作立马引起了我方站岗放哨的士兵的注意。

“报告连长!敌人那边照明灯和炮击都停了!”

“他们这是准备学习咱们搞夜袭啊,这不明晃晃地给咱们通风报信呢!”

连长说完大笑起来,通知全体战士做好战斗准备,随即他叫来了三排五班长陶兴义。

“小陶啊,你带三个人先到敌人阵地那看着点。”连长的意思其实是让他们去探探敌风,多制造点混乱,拖慢敌军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兴义四人可不这么想,认为此次任务艰巨只派了四个人,可见组织对他们的信任,也是气势汹汹准备大战一场。

10 分钟后,陶兴义带领的战斗小组来到无名高地,潜伏进了敌人荒废的掩体,静待美军的到来。

一整晚都下着雨,本就视线不清,路面又滑,美军出现后,陶兴义率领队伍悄悄绕到敌军队伍后面,近距离扔下一波手榴弹,炸翻了一群敌人。

陶兴义四人也被手榴弹的震感冲击到了,反应过来后发现敌人队伍少了许多人,心中暗叫不好,连忙下达命令:

“他们要打迂回!回防背后!”

战斗小组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果然在高地后面遇上了前来偷袭的几十个美军,借着地理优势把迂回的敌军们打得措手不及,

一个完整美军加强连竟被四名志愿军打成半残。

而我军大部队还在阵地等候,迟迟不见前来夜袭的美军,连长先派了一个小组前往查看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才知道,他们四个人已经完成了整个连的任务,歼敌四十余名,缴获各式枪支、炮弹数不胜数。

“这可真是赚大发了!”连长看着战后灰头垢面的四个人,难掩喜悦,“让你们四个去放哨,结果端了人家一个连!”

“真不愧是你们栗排长带出来的兵!”

听到连长的这句话,众人心中倍感荣耀。

殊不知,就在数月之后的金化攻势中,这位栗排长做了一件惊泣鬼神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壹:冲锋陷阵第一人

1952年4月,一三五团奉命去接替二三一团的阵地,防守上甘岭537.7、597.9高地,牵制美军部队进攻。

此时栗振林被任命为一排排长,537.7高地是他重点坚守的阵地,而597.9高地是三排五班长陶兴义所坚守的位置。

10月15日傍晚,栗振林接到任务,需要带领一个排前往无名高地设伏袭击,夺回七号阵地。

未散尽的硝烟在黄昏的照射下与五圣山难舍难分,时隐时现的炮火总是在打破寂静,晚霞望着不休的战火,不忍直视,故作离开。

争分夺秒,栗振林带着部队火速从高地出发,冒着炮火前进。

十几分钟后,队伍顺利到达了上甘岭主峰后侧,马上开始设伏,静静地等待战机发起突袭。

“同志们,夺回七号阵地,为战死的战友们报仇!”

“金化攻势”之战正式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栗振林高喊着带领战士们冲了出去,一个排的火力压制,美军还没来得及反应,数十名美军瞬间毙命。

这从天而降的炮火和子弹,美军更是防不胜防,马上举起武器反抗,双方混战,栗振林带着一小队冲在最前面,歼灭敌人数十名。

我军乘胜追击,火力压制着敌军,但在激战过程中,栗振林和许多战士纷纷挂了彩,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拿着冲锋枪疯狂扫射,压得美军没有还手之力。

栗振林突然身体一趔趄,发现腿部被敌人击中,疼痛瞬间袭来,“抓紧时间,马上就要赢得胜利了!”

他咬牙忍痛,看到这伙美军准备后撤,栗振林马上带人追在逃兵屁股后面打,

敌军狼狈逃窜,失守后屁滚尿流地逃往了八号阵地。

相邻八号阵地的美军也深感恐慌,连忙聚集火力准备负隅顽抗。

瞧着敌人蓄势待发的炮火,栗振林仔细观察了一下,“不要盲目出击,静观其变。”

栗振林叫来副排长(五六十年代,军队里还没取消副排长的职位),低头耳语道:

“贸然出击只会无用牺牲,你留在这里指挥,用火力掩护我们迂回偷袭。”

美军见我们迟迟没有出击,也停了下来补充火力,但还没来得及喘息,我军开始猛烈攻击,吓得他们手足无措立刻反击。

一刹那,栗振林已经带着两支小部队分别从侧翼包抄,来到敌人后方,观察到火力都集中在前方,连忙扔了十几颗手榴弹,美军八号阵地的后方瞬间尸横遍野。

“同志们,冲啊!”栗振林带着两个班与反应过来的敌人厮杀着,副排长也从正方带着部队与其里外夹击,八号阵地的美军也是连连后退,作战计划全部被打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打得十分漂亮,顺利夺下七号、八号高地的栗振林眺望远方,“继续前进,支援三排的六号阵地!”

“排长,你的伤……”副排长看着栗振林身上负伤的地方早已被鲜血浸湿。

“伤什么伤?擦破点儿皮怕什么!”

副排长不由分说喊来了担架员,强硬地说道:“不行,你的伤势会越来越严重,先去治伤!”

“我自己的身体我有数,我们现在更应该及时支援,减少我军的损伤!”栗振林推开担架,忍着疼痛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豆大的汗珠连连滚落。

瞧着嘴硬的排长,战士们也不再说什么,跟着副排长就追了上去,没多久就支援到了六号阵地,帮助兄弟部队顺利拿下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贰:英勇牺牲真英雄

就这样,537.7北山的高地均被收复,战火也得以暂停,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卷土重来的美军必然不好对付。

“待会想必又是一场硬战,大家一定打起精神,防好敌人的反扑!”

栗振林伤着腿,边走边告诫道,一瘸一拐地跟随部队回到了八号阵地,这才放心地包扎起了伤口。

果然过了一会儿后,一阵猛烈的炮火响起,侦查员立刻传报,“前沿将近两个连的兵力!”

大家马上拿起手中的枪,进入战斗状态,“等咱们给他再打个落荒而逃!拿机枪来!”

栗振林望着涌来的敌军,端起机枪,让一个战士在旁边当副手,只听“突突突”的子弹声接连不断,一片又一片倒下的美军,战士们高喊道“排长威武!”

士气大涨,战士们也拿起武器冲了出去,又是一轮激烈的战斗,八号阵地也已血流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次美军无论是规模还是火力,都比刚才强了许多,没一会儿我军伤亡惨重,而兄弟部队还在赶来的路上,栗振林瞧着仅剩的几位战友,红了眼。

“同志们,我们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趁着敌军休息补弹药的时刻,我军得以喘息,此时大家都已身负重伤,栗振林鼓舞着还能行动的战士们寻找遗存的枪支弹药,自己也拖着满是伤痕的身体东翻西找。

模糊的月光伴随着炮火硝烟,和美军时不时投来的照明弹,战士们看到他们的排长遍体鳞伤,额头的血迹早已干涸,破败军装下是大大小小的伤口。

栗振林踉跄着东翻西找,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强忍着疼痛坚持寻找着仅剩的资源。

瞧着排长倔强的身影,战士们泪流满面,纷纷起身,准备与栗振林战斗到最后一刻。

“同志们,还记得指导员的那句话吗?‘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人,才是当之无愧的战士!’”栗振林大声喊道。

几个人看着再一次反击上来的美军,怒吼道:“冲啊!”

没一会儿,几人最后的毅力终于打退了美军的进攻,以少制多,这无疑再次鼓舞了士气。

一次、二次、三次,每次差点儿攻上山坡的敌人都被打了下去,但寻找来的弹药也几乎全部耗尽,阵地上可以继续战斗的战士也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只有栗振林还在坚持,他拖着那条没有知觉的腿,在偌大的阵地上爬来爬去,藏好重伤的战友,寻找能用的弹药。

漆黑的夜里,远处美军呜哩哇啦的喊声格外地吵人,此时大家也搜集到了仅剩的几颗手榴弹,斗志昂扬地等待着下一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敌军派遣小队前来探查,都被栗振林和战友们的手榴弹炸得有去无回,美军这下也摸不清到底还留存了多少人,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动一停,美军蠕动着爬上高地,无情炮弹的进攻,大家也纷纷倒了下去,偌大的八号阵地,竟只剩重伤的栗振林还在坚守。

栗振林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他奋力地想要站起来,却还是因为疼痛瘫倒在地。

“砰砰砰!”几声熟悉的苏式冲锋枪的声音,再一次给了栗振林希望,“是支援的兄弟部队来了!”

栗振林再次燃起斗志,他咬着牙站起来,望着远处前来的部队,心中十分激动,但即将爬上高地的美军也越来越近,他看着手中仅剩的手榴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该为祖国和人民献身了!”

栗振林拔掉了手雷的保险针,毅然决然地滚下山坡,闯进美军的队伍,“轰”的一声,栗振林凭一己之力歼灭了进攻的美军,而他也长眠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国家和人民不会遗忘他们。

每一年,接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工作,始终牵动着14亿中国人民的心。

2022年5月,邓华将军之子邓穗发布了一个名单,里面是上甘岭战役中38位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的信息,栗振林身列其中。

这份特殊的名录在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中传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栗振林烈士纪念馆馆前立有栗振林烈士的全身汉白玉雕像,纪念馆前墙镶有毕占云、吴芝圃、闫明复、黄友若、刘泽民、杨贵六位领导的题词碑刻。

馆内陈列了栗振林烈士身前的简陋生活用具和图片、资料、实物等140余件。

栗振林:

随部队逐鹿中原、解放郑州,参加淮海战役,在渡江后跨越五省区的二十多次战斗中,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被评为“模范党员”

他从基层战士到班长、副排长、排长,为了战友们冒着风险潜入美军部队的帐篷搜集物资。

栗振林坚持积极防御的方针,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实施攻心战术、小分队奇袭战术等,多次为我军赢得胜利。

至此,我们时刻谨记先辈的英勇奉献,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