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73岁的黄维在小女儿黄慧南的陪同下,乘车南下参观考察。黄维来到南昌以后,不顾旅途劳累,提出要去拜谒方志敏烈士墓,随行的同志劝他说:“您今天太累了,是不是改日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黄维

黄维的倔劲上来了:“不,我今天一定要去!”

这天黄昏,黄维终于来到了方志敏烈士墓前,望着墓碑上“方志敏烈士”几个大字,他的眼眶湿润了,他向墓碑鞠了一躬,再鞠躬,三鞠躬……

良久以后,黄维终于开口说话了:“方大哥,我是黄维啊!50年多前,是您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您希望我成为一个将军,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可我的前半生却一直为反动派卖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我对不起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敏烈士之墓

黄维说着说着,竟然痛哭了起来,黄慧南为他递过去一块手帕,并劝他说:“爸爸,我们回去吧!”

但黄维好像没听见一样,他继续念叨着:“方大哥,是祖国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绝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虽然老了,已是73岁的人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一定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1904年,黄维出生在江西省贵溪县的一个小康家庭。在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节衣缩食拉扯着他长大,还供养他读书。1918年,年仅14岁的黄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五年制的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在师范学校里,黄维结识了来自赣东北的老乡方志敏,方志敏比黄维大4岁,是他的学长,两人一见如故,关系非常亲密。在黄维心里,方志敏是一位为人热情、值得信赖的好大哥,和他相比,自己还很幼稚,缺乏社交能力,他觉得和方志敏在一起时能学到很多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敏

有一次,黄维问方志敏今后的打算,方志敏回答说:“投笔从戎,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跟着他一定能够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番豪言深深地打动了黄维,他深信方大哥将来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1923年,黄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贵溪,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1924年,贵溪县进驻了北洋军阀张克瑶的一个旅,这支部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每天都有学生向黄维哭诉,这激起了他的满腔义愤。正好此时有一位广州的朋友给黄维来信,邀请他到南方去投身革命,黄维于是决定投笔从戎。

黄维以去上海读书为借口,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他首先来到了南昌。巧合的是,他竟然在旅馆里遇到了方志敏,两人都十分激动。方志敏问黄维:“你要去哪里啊?”

黄维回答说:“我要到革命的南方去,去考黄埔军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埔军校

方志敏大喜:“我也是去考黄埔的!”

于是两人便结伴而行,他们打听到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便来到了上海。不料招考日期推迟了,几天以后,黄维的口袋已空空如洗,还好方志敏托朋友把他介绍到一家工厂打临时工,只管饭,不给钱,这使黄维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

一个多月后,黄埔军校果然在上海举行了招生考试,黄维和方志敏同时高中。正当黄维准备和方志敏一同前往广州时,方志敏对他说:“黄老弟,你先去广州吧,我还有些事情没办完,等我把事情忙完了以后,再去广州找你。”

黄维听后很吃惊,他追问方志敏是什么事,但方志敏却不肯说,两人不欢而散,就此分手。

直到多年以后,黄维才知道,方志敏已经在192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之所以没去广州,是因为收到了党组织派他去江西的命令。方志敏没告诉黄维,是要保守党的秘密。

从此以后,黄维和方志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黄维进入黄埔军校后,在当时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徐向前、陈赓、左权等共产党员都是他的同学,但黄维却没有与他们擦出火花。大革命失败后,黄维开始死心塌地地跟随蒋介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方志敏与黄维分手后,回到江西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他将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也被毛泽东称为“苏维埃模范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