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国军战犯拒不认罪,改造27年后,竟成毛主席的守灵人!

1975年,一名顽固战犯收到了毛主席的特赦令,他就是黄维。在此之前,黄维已经在功德林整整改造了27年,但他始终没有认罪。

让人惊讶的是,毛主席不仅下令特赦黄维,反而还命令黄维来守灵。

毛主席为何要特赦一个顽固战犯?他又为何指定黄维来守灵?

点个关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特赦的战犯

时间来到1975年2月5日,北京刚刚下完一场大雪,功德林监狱内白茫茫的一片。

国民党高级战犯,也就是黄维,他正在琢磨着“永动机”。就在此时,监狱里走进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这几人来自中南海,他们面色沉重地走进来,对黄维说:

老将军,今天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毛主席亲自下令,你被赦免了。

黄维欣喜若狂。他已经被关在功德林监狱整整27年了,原本以为,直到老死,他都不会再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他高兴地对来人说:

你帮我转告毛主席,我谢谢他。等他有空,我亲自去拜访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不料来人竟然落泪了:主席病得很重。他说,以后要你去守灵。

黄维闻言,泪流满面,说:你转告主席,我一定做到。这辈子我还是辜负了共产党……

黄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和共产党的渊源,非常久远且深厚。他之所以投身行伍,正是因为我国著名烈士方志敏。

而这段尘封的渊源,还要从黄维的身世说起。

黄维是江西省贵溪县人氏。

1918年,年仅14岁的黄维独自离开老家,来到江西省第四师范学校求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来自赣东北的老乡,方志敏。

方志敏比黄维大五岁,为人真诚稳重,并且学识渊博,非常照顾黄维这个小弟。

当时,国内矛盾频发,各方势力层出不穷,无数青年人觉醒,投身到救国运动中去。方志敏就是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志敏出身农家,生活过得非常清贫。但有一天,黄维发现,一向拮据的方大哥,竟然花“重金”买了一本《新青年》。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黄维一看《新青年》,便立马被书中的进步思想所吸引。

随后他还从方志敏手中借走了书,等到黄维读完后,他问了方志敏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打倒列强,解救中国?

方志敏指引他:

到广州去吧。你去找一个叫孙中山的人,跟着他干,一定能实现你心中的抱负,等你到广州后,我便来和你汇合。

于是,黄维在方志敏的指点下,投考了黄埔军校,和陈赓成了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方志敏送走黄维之后,他并没有赶赴广州寻找黄维,而是加入我党组织,不断奔走,将农民革命的火种洒满大地。

原来,方志敏早前虽然崇拜孙中山,但他很早就看到了国民党的局限性。在方志敏看来,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能拯救中国的思想,于是他果断加入我党。

自此,两人踏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黄维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战斗中,黄维身先士卒,英勇冲锋,几次立下大功,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但同时,黄维的短板也很快暴露。由于家庭教育的关系,黄维非常看重“规矩”,几乎已经到了刻板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校读书期间,陈赓就几次取笑他,是个只会从书本上找案例的“书呆子”。

蒋介石夺取政权之后,黄维很快就发现,如今的国民党早就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背道而驰。但是传统的“尊君”观念作祟,让他干不出判出国民党的事。哪怕是老同学陈赓相劝,他也没有改变心意。

黄维在国民党军中的职位越来越高,1933年,29岁的黄维被提拔为师长,这时他已经是蒋介石手下医院赫赫有名的猛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方志敏、刘畴西被国军逮捕,审问方志敏的将领是俞济。

俞济这人可不简单,他和黄维刘畴西,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同学,黄维以为,看在同学情分上,俞济最起码会保住方志敏和刘畴西的命。

但万万没想到,俞济做了师长之后,竟然看不上沦为阶下囚的同学,甚至连话都没和刘畴西说一句,就高傲地摆摆手让人押下去。

不久,方志敏和刘畴西被秘密杀害。黄维得到消息之后,非常悲痛,怨怪自己没有去见方志敏最后一面。

经此一事,黄维对俞济心生不满,甚至在国军高层的集会上,黄维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讽刺起了俞济:

你也太没人情味了,老同学去了也不请人坐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济当着众人丢了很大的脸,私下里就找到蒋介石告状:黄维竟然帮共产党说话,肯定想要造反。

面对昔日同窗的状告,黄维该如何应对?

一朝被俘

国民党将领被俘,改造27年不肯认罪,毛主席直接下令特赦:

让他给我守灵!

黄维还在国军部队时,曾遭到过不少污蔑,面对蒋介石的怀疑,黄维没有辩解,他一边厌烦这些流言,一边更加卖力地行军作战。

在此期间,黄维在罗店争夺战中立下大功。

1937年8月,全面抗战打响,黄维带领第67师的战士,奉命火速赶往罗店应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店争夺战有多么惨烈呢?

日军充分利用自身火力优势,在白天派出轰炸机,对战场进行大肆轰炸。当时国民党虽然得到了美国的一些援助,但还是和日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战士们几乎是靠着肉身,硬抗敌人的炮火。国军趁着晚上发动一些逆袭,但是一到白天,往往前功尽弃。

第67师在黄维的领导下,和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整个师将近一万人,全部上了战场,就连炊事班的厨子和指挥部的文书,都必须扛枪战斗。

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第67师和日军拉锯整整一个星期。到最后,一万人有余的军队,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并且幸存者里大部分都是重伤患者。就连黄维本人,都差点伤重不治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罗店最终还是落入了日本人手里,但这场战斗,给了全世界以极大的震撼,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勇气和保家卫国的决心,粉碎了日本人三个月占领中国的阴谋。日本人更是恐惧地将罗店战役称为“血肉磨坊”。

黄维和第67师都得到了社会面极大的赞誉,在全民抗战的紧要关头,黄维更是被国民党政府大肆宣传,称他“忠勇可嘉”。黄维伤好之后,蒋介石亲自下令,任命他为第18军军长。

第18军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蒋介石如此重用黄维,肯定会引起他人不满。

果不其然,有幸存官兵告状,说罗店战役之所以伤亡惨重,黄维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在战役指挥中,黄维并不能做到随机应变,而是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战略进行指挥,导致许多人无辜送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黄维并没有因此遭到处罚,但他的“书呆子”式打法,却将他推上了一条不归路,包括他被我军俘虏,问题也全出在打法身上。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黄维奉命赶赴徐州,并协助杜聿明和我军开战。

面对黄维的火力压制,一开始,我军的确吃不不少亏,但当时我军的总指挥,不是别人,正是对黄维的老熟人——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也是黄埔一期的学生,深知黄维的“书呆子”式打法。他认真总结了铁桶阵的特点,然后给黄维上了一出“空城计”。白天,战士们蛰伏不出,不给敌人炮火猛击的机会。到了晚上,陈赓则命令将士们,在夜色的掩护下,不断向前推进挖掘交通沟。

第二天一早,国军看见前进了好几十米的交通沟,以为我军将士正掩藏在其中,纷纷以炮火猛击。但实际上,战士们早就在天亮之前撤回了阵地。国民党打的,不过是垒起来的土丘而已。

如此往复,几天下来,国军的炮火就消耗得差不多了,下令爱惜弹药。国军将士不明所以,以为遭到了夹击,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我军再发动总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这场战役以国军被俘结束,除了少数几个高层将领外,第12兵团的战士,或战死或投降,就连黄维本人也被活捉。

紧接着,黄维便被关进了监狱进行改造。在功德林改造期间,黄维简直可以说是不配合到了极点。

为了尽快解决战俘问题,我军首长亲自下发劝降书,可轮到黄维的时候,他却坚决不肯签字,并扬言:

马革裹尸才是真男儿,投降的都是孬种。我绝不会向你们投降,更不会劝别人投降。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他的态度之坚决,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不满。就连改造所的领导,都向上级请示了好几次,请求把黄维这种顽固分子枪毙,但中央一直没有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黄维在功德林改造了整整27年,期间一直没有认罪。直到1975年,毛主席才做主将他特赦。

然而,黄维被特赦后,还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毛主席竟然指名要他,在主席去世后守灵。

毛主席为何要指定一名战俘守灵?

离奇特赦

战犯拒不认罪27年,毛主席不仅特赦他,反而还让他守灵。

时间回到黄维被俘,在功德林监狱,他度过了27年的改造生活。

起初,黄维排斥一切改造活动,表现得非常不配合。为了表现自己绝不变节的决心,他在房间的墙壁上,一遍又一遍地刻下于谦的《石灰吟》,到最后整个屋子竟然找不出一块平整的墙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态度如此顽固,让工作人员非常恼火。但我党素来有优待俘虏的传统,所以黄维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监狱里过了一段非常舒适安逸的日子。

许多将领由于常年征战,其实身体状况并不好,黄维则尤其明显。因为长期劳累,他身患四种结核病,每次发作都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鉴于这种情况,党组织安排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对黄维进行专业护理。因为他是病号,厨房还专门给他开小灶,就为了尽快把身体补起来。哪怕是三年困难时期,大家都饿得浮肿了,也从来没有断过黄维的肉蛋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调养下来,黄维的病全好了。不仅如此,他还胖了一大圈,整个人看起来添了几分富态,好像地主家的老太爷似的。

黄维虽然性格固执,但并不凶残。我党对他的好,他都能感觉到,虽然他依然拒不认罪,但态度已经平和很多了。为了不和我党起正面冲突,黄维重拾学生时代的爱好,搞起了动力研究,开始在功德林里研究永动机。

虽然科学家们此时已经证实了永动机是一个伪命题,但中央还是对黄维的研究大力支持,甚至还在功德林里给他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实验室。

但纵然如此,黄维还是没有认罪。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蒋公的知遇之恩暂且不提,三民主义乃是我一生的理想和信仰。如果信仰都能轻易改变,想必此人绝不会是坚定的革命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黄维一直在监狱里待到了1975年,见改造教育丝毫没有作用,为此,改造负责人找到毛主席,向他请示最后一批战犯的处理方法。

面对冥顽不灵的战犯,本以为毛主席没有什么好话,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下令:

特赦全部战犯!

原来,主席怀心知肚明,这些战犯之所以拒不认罪,完全是“愚忠”心理在作祟,就算特赦他们,他们也不会对我国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是毛主席这样想,周总理也十分认同。

为此,周总理还说:尤其是黄维,我还等着看他的永动机呢。

值得一提的是,黄维的永动机研究,就是在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才进行的。

负责人拿到了主席的特赦令,马上就要赶回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但毛主席马上叫住他:你告诉黄维,等我死了,让他来给我守灵。

1975年的主席早已病入膏肓,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做出了这个安排。但为什么是黄维呢?

其实,主席早就明白,黄维心中其实始终装着家国大义。只要他看到新中国如今的面貌,就一定会转变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在毛主席的葬礼上,黄维摸着当年西柏坡会议室残破的木桌,终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并没有消散,新中国就是他的信念的继续。

1989年,时年85岁的黄维,在北京因心脏病去世,葬入了八宝山。对此,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黄维作为国民党战犯,并没有葬入八宝山的资格。

其实这不难理解。我党一向恩怨分明,黄维在淞沪会战中的功劳,完全能够得上这份荣耀了。这就是共产党的原则和气度,就事论事,公平公正,一心为人民。这是我取胜的诀窍,不知道国民党思索数十年,是否破解了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