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还应重点关注哪些信息?5月31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要关注食品标签中的重点信息,以避免“踏坑”“踩雷”。

食品名称要注意

食品名称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不同的食品名称表示的食品类别有所不同,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务必要注意识别,防止混淆。

比如:“含乳饮料”属于“饮料”类别,而非“乳制品”;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按原始配料计算)的产品,则其名称应为“代可可脂巧克力”而非“巧克力”;蛋糕配料表中若只添加了草莓味香精香料而无草莓原料,则只能命名为“草莓味蛋糕”,而非“草莓蛋糕”,其他风味食品亦是如此。

配料表里有门道

“配料”或“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即食品中的各类成分(包括主料、调味剂、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体现,排名越靠前,则加入量越高。

例如:果汁的配料表中一般只有浓缩果汁和水。若配料表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糖等辅料,则可能为“果汁饮料”或“果味饮料”,而非“果汁”;配料表中添加了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的乳制品为“调制乳”,而不是“纯牛乳”。

另外,某些特殊体质的消费者还要特别留意配料表中是否有致敏物质成分,例如豆类、乳类、坚果、禽蛋类等,防止引起过敏反应。

营养标签细细看

营养素参考值(NRV)是什么意思?看营养成分表所标示的营养成分含量时,需特别注意营养素参考值(NRV),即标明营养成分的含量占健康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的比重。另外,还需要注意营养成分表中各营养素的参考基数是多少,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另一类是每份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

比如:一袋40克的薯片,营养成分表标示的是每份食品中能量的NRV为24%、脂肪的NRV为26%,表示吃一包该薯片相当于吃下了一天所需能量的24%、所需脂肪的26%。

“0蔗糖”就是“无糖”吗?食品标签上通常会附加一些营养声称,如“无糖”“低糖”“低脂肪”“高钙”等。但一款食品要想进行营养声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如:“无糖”要求糖含量≤0.5克/100克或100毫升,“低糖”要求糖含量≤5克/100克或100毫升。

而所谓“0蔗糖”,不是规范的营养声称,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并不一定代表无糖,甚至不一定是低糖,食品中仍可能添加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和海藻糖等其他糖。消费者在选购此类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确认是否添加其他糖及其糖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均属于营养成分表的强制标示内容。消费者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可以以此为参考依据,控制脂肪和盐等的每日摄入量。

贮存条件要遵循

食品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十分重要,常见形式有:常温(或冷冻,或冷藏,或避光,或阴凉干燥处)保存;××至××℃保存;请置于阴凉干燥处;常温保存,开封后需冷藏;温度≤××℃,湿度≤××%。消费者应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正确存放食品。

例如:某些低温酸奶、蚝油、沙拉酱和腐乳等,包装上贮存条件标明“请于2至6℃冷藏存放”或“开封后需冷藏”,若常温储存,会大大缩短其保质期,其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无法保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