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天吃宵夜点外卖嗦个螺

是不少广东人的最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吃货们要注意了!

最近有人点外卖时

发现了一种有剧毒的食材

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外卖商家公开售卖织纹螺?

近日,上海市民于先生在一家

做海鲜的店铺点了一单外卖

其中一道名为“香辣海瓜子”的餐品

配图却像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于先生将情况向

上海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外滩市场监管所举报投诉

目前,监管部门已对此举报投诉件

进行立案调查

涉事门店已将这道菜品下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蔡友琼介绍

我国地大物博,海岸线较长

各地方言甚多,“海瓜子”指称有所不同:

  • 山东,“海瓜子”就是指纵肋织纹螺;

  • 福建广东,“海瓜子”指的是寻氏肌蛤;

  • 而在江浙沪一带,“海瓜子”指的是彩虹明樱蛤。

该研究员介绍——

织纹螺的毒性与其生活环境有关,但目前国家层面并未明确哪些品种或区域的织纹螺有毒,管理依据是原卫生部《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织纹螺销售有关问题的复函》,其中都明确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有剧毒!近期已有人中招

每年夏季

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近期就有男子食用织纹螺被送医洗胃

6月11日晚

家住福建福州的陈先生

和朋友在家中吃夜宵时

将织纹螺作为其中一道菜食用

“当时织纹螺较小,螺肉难以吸出

朋友们不擅长食用

最终几乎是我吃了一整盘”

陈先生介绍

在食用织纹螺后他嘴唇发麻

家里人赶紧将他送往

附近的罗源县医院治疗

急诊科医生立即

为陈先生进行洗胃

并挂了点滴,不敢让他睡着

到了次日凌晨才确定度过危险

目前,陈先生已出院

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河豚毒素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常见盐渍、日晒和一般加热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所以吃了螺类之后

一旦发生中毒现象

请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广东此前提醒:勿食织纹螺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

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此前,广东多地曾发布警示

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也曾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其中提到不食用织纹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超大的毒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毒物”

如何识别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

尾部较尖、细长

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

约指甲盖大小

它的壳面

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

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

螺口处呈白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东南沿海

常见的织纹螺种类不超过20种

按是否带毒可分为3类

01

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光织纹螺和正织纹螺常年有毒且毒素含量高;节织纹螺虽然有毒但大多数情况毒素含量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无毒织纹螺

较常见的有纵肋织纹螺、习见织纹螺和胆形织纹螺等。它们一般生活在潮间带至数米深的泥沙质海底,目前为止尚未检测出毒性,也无有毒或中毒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季节性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此类织纹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毒,但因季节和栖息地不同有时会有毒,国内也有因食用这些织纹螺中毒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为免发生意外

转发告诉家人朋友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深圳大件事、看看新闻、央视财经、

上观新闻、温州晚报、广州日报、

深圳卫健委、人民日报、南方日报

编辑 | 代红燕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叶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