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接到汤的求援以后,十分焦急,他立即命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加速南下,全力攻击唐河、泌阳、桐柏一线,阻挡日军的两翼合围,彻底击溃日军的合围战术。

同时,令汤恩伯第31集团军主力立即北上突围。

于此同时,李宗仁也紧急调整部署,令左翼李品仙、右翼张自忠所部立即全线反攻,务必固守要点,迟滞日军进攻,令江防军从侧翼猛攻日军,切断左翼日军第13、16师团以及第4骑兵旅团的交通补给线。

更重要的是,李宗仁还命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立即南下阻挡日军的合围,这一点同蒋介石的命令相同。

此时,日军已经激战了10天,经过大小数十场激战,尤其右翼第3师团第29旅团损失严重,尽管左翼2个师团又1个骑兵旅团伤亡损失相对较小,但是,他们的战线拉长到250多公里,沿线均有右翼张自忠集团军很多部队,就像伸长一个脖子,很容易被人斩断。

所以,李宗仁命令张自忠,李品仙兵团,以及江防军从左右侧翼攻击日军,这就正好击中日军的软肋。

同时,李宗仁还命令大别山后方的游击部队,立即全线出击,攻击日军后方。由于日军后方卫戍部队已经不多,正是抄他老巢的好机会。

不过,这些都是相对次要的,关键在于汤恩伯抢先一步突围成功,以及孙连仲第2集团军能够阻挡住日军的两翼合围。

10日,“

日军飞机20余架向第85军第4师阵地猛烈轰击,并投掷毒气及烧夷弹百余枚,继以其步兵攻击,该地守军一营,奋勇抵抗几至全部壮烈牺牲”。

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与日军形成对峙。但此时,汤恩伯第31集团军处境已十分危急,西侧日军已开始向唐河转进,三面日军即将完成合围。

这时,其他各部都已转移,第31集团军各军阵地已无固守必要,汤恩伯遂下令各军转移。

第13军2个师(外加2个独立旅)由军长张轸率领留守桐柏山担任游击,并且,掩护主力撤退,其余四个师由汤恩伯率领向唐河转进。

汤军团各部于11日凌晨,开始按计划转移。转移期间,又受到日军轻快部队袭击,部队被分成数段,受到一定损失。

幸而,此时第2集团军第68军第119师在桐柏以东地区,持续抵抗长达6日,汤军团得以向泌阳方向转进,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第2集团军是一支经过无数次防御血战的强悍部队,于1937年8月上旬,由原西北军一部第26路军改编而成,刘峙担任集团军总司令,他是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

刘峙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二期,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留在黄埔军校,担任战术教官。他早年打仗非常厉害,有着常胜将军之美誉。尽管后来打了很多败仗,但刘峙依然是蒋介石比较器重的战将之一。

而原来的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则担任集团军副总司令,下辖第27、30、31三个师,归第一战区指挥。

不过,最初的第26路军所属部队跟后来的还不一样,原来的孙连仲嫡系其实只有第27师和独立第44旅;而第30师和第31师,则是吉鸿昌将军的第22路军撤销后,所余部队转隶而来,最终都归入了孙连仲系统。

孙连仲的第26路军很特殊,它在军费和武器供应上需要老蒋划拨,甚至其嫡系第27师还被列为首批调整师编制,得到了优先补充。对于老蒋的命令,孙连仲的执行也很坚决,甚至比一些中央军嫡系还好用。

但是,老蒋并不能介入到第26路军的人事,其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立性,因此,长期以来仍被视为是西北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第26路军率先北调增援,而且,该部因为跟平津的第29军系统历史上都属于西北军,关系还非同一般;就孙连仲本人来说,他也是河北人。

不过,待该军开往河北前线后,第29军实际上已告失败,所以,其便编成在刘峙的第2集团军之下,就地参与作战。

刘峙的指挥自然是一言难尽,在其一路南溃之后,第26路军由河北转进至山西,预定使用于忻口方向。

同时,原刘峙的第2集团军撤销,孙连仲的第26路军则改为新的第2集团军,随后,又紧急参与了娘子关战役。

历经河北平汉路北段及山西娘子关战场的两度大战后,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折损严重,甚至战斗兵员仅剩3000余人,可谓元气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连仲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孙连仲久经战场,而且西北军对于招兵、练兵很有一套,尤其还有长期经营华北地带的基础,所以在恢复实力方面,要远比一般部队为快。

其一、抢救伤员的效率很高,故而有相当一部分伤愈老兵归队;

其二、战时就已派人到河南招募新兵,兵力的征集效率很高;

其三、有意识地收留老家河北的逃亡学生,并组建干部训练所,因此,骨干的培养也早有着手。

所以,在大战严重战损之后,第2集团军的恢复效率很快,仅仅三四个月时间,就恢复了大半元气。

经过休整补充之后,第2集团军在1938年3月,又转至第五战区,投入到了徐州会战的战场上。

根据时任第2集团军总部参议孟企三的回忆,当时,该军的总兵力已经恢复到了24000人,所辖的部队依旧则是第27师、第30师、第31师和独立第44旅。

以当时的部队编制而计,步兵师为两旅四团建制,独立旅为二团建制,则全集团军总计有14个步兵团。

按此兵力数及建制部队而计,第2集团军的兵力数尚未恢复到理想状态,但是,他们仿照原西北军时期的步兵团编制,以1000余人的标准进行步兵团的重新配置。

如此,加上集团军及各师、旅直属队,便形成了新的战斗编制。

徐州会战中,当滕县城守军告急之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星夜急行军到台儿庄布防。

3月24日清晨,日军第10师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台儿庄防御工事,随后步兵以坦克为前导,向台儿庄步步进逼。

防守这里的第2集团军第31师在无坦克和平射炮的情况下,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使日军的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日军猛攻三昼夜,占领了台儿庄围寨的东北角,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至此,中国守军已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战斗持续到4月3日,第二集团军的将士伤亡达70%,2/3的阵地已为日军占领。

第31师师长池峰城认为,如此下去,必致全军覆没,遂向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请求将余部暂撤退至运河南岸。

孙总司令电话请示李宗仁司令长官。李宗仁深知台儿庄之危,即严令外围的第20军团汤恩伯部迅速南下夹击日军。

不过,三令五申之后,汤军团仍在抱犊崮东北姑婆山区逡巡不进。最后,李司令长官训诫汤恩伯军团长,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渠的前例严办。

同时,电话命令第2集团军孙连仲总司令:“

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

日军血战经旬,已精疲力竭,数日来为日军占领的台儿庄阵地,又被中国军队一举夺回3/4,日军死伤无数,退守北门。

黎明时分,台儿庄北面炮声隆隆,汤恩伯军团已于日军背后出现,日军撤退不及,陷于重围,第2集团军与兄弟部队一起打出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

胜利的取得,依旧需要苦战,甚至是付出很大的牺牲。

按照第2集团军统计,徐州会战中,其2万名战斗兵员中,此战即伤亡11666人,可以说减员过半,尤其战损最重的第31师,战斗员伤亡率达到了75%。

这次随枣会战中,5月11日,第2集团军第30军30师89团一部经过急行军,抢先一步,占领唐河县城。

12日晨,日军骑兵第4旅团由张店进攻唐河县城,行至西大岗时,该团和县常备队依托有利地形对其进行猛烈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唐河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 图片来自网络

日军数十门大炮轰击,1000多骑兵冲锋,但多次被打退。同时,日军出动飞机轰炸守军阵地及唐河县城,轰炸区域波及20里外的源潭镇,为部队运送粮食弹药的牛车被炸毁200多辆,民众死伤无数。

经过一日一夜苦战,日军才以巨大代价才完全占领唐河,将数量绝对劣势的国军击退。

之前,骑兵第4旅团并没有遭遇中国军队强力抵抗,此次,他们遇到最擅长防御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当时,国军在唐河县的仅有孙连仲第30师89团一部,另外,还有唐河县当地民团。骑兵第4旅团以数倍优势兵力,连续进攻数次,均被孙连仲部击退,日军伤亡近千人之多。

最终,在13日,日军骑兵依靠10多架飞机的猛烈轰炸,这才占领唐河。

在实战中,骑兵旅团在攻城作战时,能力十分低下,高大的战马对于这种巷战和攻坚战,基本没有帮助。日军骑兵下马作战,跟步兵完全一样。

但是,骑兵的训练、装备远不如真正的步兵。相比日军步兵每日的训练,骑兵每天只有半天是徒步训练,另外半天,学的是乘马作战。

现在,既然不能在马上作战,那么马上的这些训练,包括马刀肉搏、马上射击,自然没用。

而且,骑兵第4旅团在七七事变以后,并没有经受过真正激烈战斗的考验,大部分时间,他们从事警戒,侦查,破坏,甚至还有维护治安。

更为关键的是,骑兵旅团的重武器,也远远不如步兵旅团。

因为,重炮无法有效跟上战马前进的速度,他们只能依靠战马背负的山炮和迫击炮,而且,弹药都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一来,日军相对于国军的火力优势,也就不大了。

唐河一战,孙连仲一个团大部,居然就能死守唐河县城一天一夜,造成日军1000多人伤亡。

而且,实战中,中国军队对日军骑兵评价并不高。一个国军老兵这样说:

日军骑兵下马以后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日本步兵。他们穿着马靴进攻,动作生硬迟钝,而且明显缺乏实战经验。

在我们机枪的扫射下,这些骑兵居然还不卧倒,而是跪着射击,结果被我们一片片的打倒。

而且,日军骑兵的机枪,火炮数量远不如日本步兵,而且日本骑兵步枪比较短,射击精度不够。

总之,日本骑兵下马以后,战斗力跟我们半斤八两,我们丝毫不畏惧他们。

孙连仲的西北军善于轻武器精确射击和大刀刺刀肉搏,唐河激战中,日军虽然依靠人数优势和空军支援,最终经过苦战获胜,但伤亡很大,更重要的是士气受到严重损伤。

由于攻打唐河伤亡很大,在唐河沦陷的两天中,日军骑兵大肆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房屋被烧,到处一片恐怖。

这时候,日军骑兵第4旅团旅团长小岛吉野认为:

目前,中国军队主力第2集团军已经全线逼近,自己只有几千骑兵,实力占劣势。防御尚且不稳,不能再前进,只能先停下自保。

所以,在占领唐河以后,强弩之末的骑兵旅团,实在无法继续前进,只得停下来等待步兵16师团赶上。

于此同时,攻击唐河北面南阳的日军也被江防军牟庭芳第121师拼死拦截,伤亡巨大。南阳虽然最终被日军占领,但是,这一路日军也无力继续前进。

于此同时,右翼在桐柏县城继续北上的日军第3师团第29旅团,被孙连仲第2集团军当面拦截。

两军激战,日军有限兵力无法突破最擅长防御的孙连仲部队的防御,根本无法前进。

这样一来,从桐柏到唐河之间,就出现了长达60公里的空隙,导致外围包围圈完全失败。

内一层的包围圈,虽然日军已经在5月10日在枣阳以北完成包围圈,但是,汤恩伯集团军却早在10日已经将集团军大部也成功突围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恩伯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而外层包围圈又被孙连仲撕出一个大口子,汤恩伯31集团军的85军和13军一部,全力从这个口子突围出去,并且在15日到达了泌阳,完全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到12日,内层包围圈没有抓住汤恩伯集团军,日军形成的包围圈中,只有一些小鱼小虾,还相当难啃,所以完全无用。

而有中国军队大鱼的包围圈,却最终无法形成,围歼也就无从谈起,冈村宁次不得不承认:

随枣会战已经失败。

此时,冈村宁次的参谋长还认为,可以继续追击汤集团军,但冈村却不这么想。

现在,日军情况其实已经比较危急,两翼日军都深入中国军队后方150到250公里,前后到处都是国军,这是极为危险的。

虽然此时日军还有战斗力的优势,但经过长期苦战,补给不足,战斗力已经大减,而周边中国军队除了一部溃散以外,大部分仍然没有失去组织,也就是没有被击溃,随时可能发动全线反击。

如果此时日军不退兵,继续坚持作战,就很有可能重蹈台儿庄的覆辙,被国军聚众痛击,甚至歼灭。

鉴于这种情况,狡诈的冈村宁次宁可承担失败的责任和伤亡过万的代价,也要立即撤退。

12日,冈村宁次向随枣地区日军下达了总撤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