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一些讨论:

浏览量只300万?点赞一万,转发6000。

不知道你是不是对地方网信部门的工作效率有什么误解。

别说300万了,就算几十万的浏览量甚至几万的浏览量,从技术手段来说都可以监测到,尤其是涉及到各单位人员的舆情上。

这里有两种意思。一是,这个视频能不能引发本单位领导的注意。第二是,当地网信部门能不能监测到。

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当地网信部门监测到舆情——反馈给单位——单位领导自然会引发注意。你如果说这个视频播放300万,不一定被本单位领导刷到,这个倒很正常。毕竟不是所有的领导都会玩手机玩抖音,很多上了年纪的领导连抖音都没有或者没有刷抖音的习惯,那么他可能刷不到。

但是也请别质疑网信部门的工作效率。现在舆情监测的技术也比较发达,很快就可以监测到相关舆情了。当然,舆情也正如你所说,分为正面和负面。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连套组合拳。前者是加强宣传、表彰,后者是及时介入、处理、回应,无论哪一种,都依赖于舆情的快速反馈和所在部门的迅速处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家应该都已经习惯快速响应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问题也有进一步的讨论。比如说,如果这个视频就是你发的,而且曝光同事呢?

那后果,我想多半不会如意。虽然舆情会让很多人关注这件事情,但终归到底,主要还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舆论层次。对于单位来说,本可以单位内部处理、商量的事情,被放大为了一个外部风险,不管是单位领导还是相关人员来说,都要对这个风险放大而负责。

如果你指控的事情无比正当(比如河北迁西退休干部马树山事件),那么还有回旋余地。但倘若只是个人矛盾的上升,那你可能本来占理,这么一搞,也变得什么都不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