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值超500亿的柔宇科技突然宣布破产。

知名财经学者刘姝威,深夜发文希望有投资方为柔宇注血,挽救柔宇科技。

在文章中,刘姝威提到,柔宇科技曾经拒绝过华为的投资。

透露这一消息的意义不明,但这则信息却给华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网友在评论区称,大佬要和你玩,你就要乖乖将技术交出来,否者就会搞到你破产。

华为表示,这真的很冤!

回过头来看,这家知名“独角兽”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到底是和他人有关,还是因自身出了问题呢?

答案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姝威和华为孰真孰假

其实在2023年末,就传出柔宇科技要破产的消息,但在今年4月和5月,柔宇科技曾发文称自己不会躺平,破产消息是子虚乌有。

就在大家快要忘记这事的时候,今年6月份,柔宇科技破产一事被正式披露,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6日公告称,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案已于5月获法院正式受理。

作为独立董事的刘姝威,在柔宇科技遭遇麻烦之后开始频频为其发声。刘姝威title很多,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担任万科A和格力的独董。

在6月9日深夜,刘姝威发长文讲述了柔宇科技在破产前试图引资所遭遇的一系列曲折经历。

比如,在引进投资的时候,投资者要求柔宇科技ceo刘自鸿退出管理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

你猜刘自鸿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当然不会。

最终,由于迟迟没有引进资金,柔宇科技走到了破产的死胡同。

普遍观点认为,刘自鸿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企业家。投资者要求其退出管理层,大抵也是不认可他经营企业的能力。

在深夜长文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刘姝威提到华为曾想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刘自鸿拒绝了这个投资合作,因为他坚持自己做一整条产业链,从研发到终端产品。

不知道是不是确有其事,但华为这边对此事是否定的。

刘姝威6月9号深夜发文,华为6月10号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消息称华为投资柔宇科技为误传,华为没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曾提出投资要求。

所以,刘姝威和华为到底谁在撒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年半亏掉31.95亿元

为了IPO上市,柔宇科技曾公开了自己的财务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柔宇科技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9.61亿元,利润亏损逐年快速扩大。仅仅三年半亏掉31.95亿元。

从上述营收收入数据,可以判断柔宇科技的产品可能不太受市场欢迎。一些公司的业绩是亏损的,但其营收金额可以非常高,这表明,这家公司的产品有市场,也受欢迎,只不过在成本控制上做得不好。

在柔宇科技招股书看到,三年半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没有一家公司和他继续合作。不知道是产品问题,还是柔宇科技不太会和客户打交道,亦或者两者都有。

另外,归母净利润逐年扩大,也让人忍不住好奇,柔宇科技将钱都花在了哪里呢?

研发支出一直是柔宇科技的大开支。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研发费用共18.2亿元。

另外一项大开支是建厂和购买设备,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现金流量表中,花在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就分别高达12.6亿元、32.9亿元、6.6亿元和1.3.亿元。

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固定资产暴增至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62%。毫无疑问,今时今日的柔宇科技已经成为了一家重资产公司。

不过,一家公司营收少,且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是不是适合增加巨额固定资产呢?外界一直质疑刘自鸿急于将柔宇科技转变成一家重资产公司的做法。

目前,柔宇科技负债超47亿元,且资不抵债,部分债权人可能拿不回自己的钱。

在破产清算听证会上,刘自鸿花了近四个小时陈述公司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价值如何不菲。

事到如今,债权人也只能祈求柔宇科技能将专利卖个好价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心很大,

但商业模式撑不起野心

从刘自鸿要自建产业链这事上,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他不想只做一家给大牌手机提供屏幕的企业。

从他过往的经历看,他有野心实在太正常了。

刘自鸿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年。

17岁时获得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顺利考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6年,刘自鸿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时年仅26岁。

这绝对是个智商超高的人,可惜在经营企业上却缺少审时度势的能力。

在研发出柔性屏之后,刘自鸿没有选择和下游手机品牌合作,而是选择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柔派折叠屏手机。

选择自造手机,可以帮助柔宇科技去掉柔性屏幕的库存呢?2019年,柔宇科技全柔性显示屏产量31.4万片,销量仅5.27万片。

可见,它自有品牌手机卖得根本不好。造手机和造屏幕完全是两码事,拥有性能良好的屏幕不一定就能造出受欢迎的手机。

从三年多时间亏损30亿就能看出,现在柔宇科技的商业模式根本无法为它带来收益。

同业的京东方、TCL华星的经营思路反而值得去参考。

京东方、TCL华星以液晶面板为根基,液晶面板的应用领域广,产出后根本不愁销路。这些公司有了盈利之后,再用收入支撑柔性屏的研发,开拓柔性屏市场,从而形成良好循环。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成为手机品牌的柔性屏供应商,柔宇科技也许可以走得更远。

下场杀入智能折叠手机市场,和小米以及华为同台竞争,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选择。

假设时光倒流,不知道刘自鸿会不会依然坚持现在的选择。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