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你追我赶。距离重庆市万州城区30多公里的长滩学校,曾经设施老旧、师资薄弱。2022年8月,学校加入万州二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达到95.5%,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长滩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育明欣喜地说。

长滩学校是万州区推进集团化办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州区以集团化办学改革为抓手,逐步走出了一条自上而下、低成本扩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办学联合

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

控球、跑位、包抄……下午4点多,桥亭初中操场,一场紧张激烈的校园足球赛正在进行。

“合并后两校就是‘一家人’。”万州第三中学党委书记魏国介绍,“自桥亭初中加入万州三中教育集团后,我们为桥亭初中赠送了400套升降课桌椅、500张学生标准用床。最近,集团又为桥亭初中的孩子们送去了大量图书。”

不仅“硬件”在变,“软件”也在变。通过一体化办学,桥亭初中教师在总校跟岗学习后,带回了先进教学理念。“目前我们学校教师能在课后延时服务、兴趣社团等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支持。”桥亭初中校长李青红说。

强校带弱校,仅是万州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区积极推动“名校带新校”,立足“开办即优质”,将新建学校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

万州区红光小学作为区内一所优质名校,招生人数有限。2022年8月,在“名校带新校”模式下,新开办的红光经开小学被明确为红光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成员校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均从总校派出,两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红光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杨清军介绍。

“这些优质新建校的崛起,有效增加了优质学位,不断满足区域内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万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王小华说。

师资共享

双向交流轮岗,政策保障激励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英文歌……”在武陵学校的英语课堂上,来自万州二中的轮岗英语教师覃万辉正在进行英文写作训练。“有些孩子英语底子较弱,我要用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覃万辉说。

武陵学校是万州区一所乡镇初中,学校38名教师中八成为“60后”。作为万州二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总校先后选派近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校交流任教。

去年2月,得知学校准备派自己去交流轮岗,覃万辉有些顾虑:去轮岗后,总校待遇还能否享受?会不会影响自身发展?很快,这些顾虑都被一一打消。在待遇上,学校会发放乡村教师补贴,绩效奖励等也有相应保障;在发展上,因轮岗期间教学成绩突出,覃万辉2023年度的考核结果为“优秀”,成为职称评定的加分项。

既向下轮岗,也向上交流。2021年6月,三峡初中加入万州中学教育集团后,选派了17名教师到集团总校开展交流学习,陈超便是其中之一。在万州中学,陈超认了两名“师傅”。作为新教师,她自认为亲和力比较强,没想到“师傅”听完她的课后,坦诚指出她与学生互动不够:“不能全是你讲,要把学生融进来。”

后来,陈超经常到老教师课堂“蹭课”,学习经验。“慢慢地,我的课堂活跃了起来。”陈超说。

“我们实行新教师‘编制在城区,工作在乡村’调配机制,集团内各校教师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将城区成员校部分公招教师安排到乡村成员校任教5年,尝试解决乡村学校超编又结构性缺编难题。”万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智勇说。

统筹管理

尊重个性特色,促进优质均衡

周末,万州中学航空航天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三峡初中、三峡小学、鱼泉初中的学生正在这里参观。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的情况,三峡初中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安排干部教师担任“周末家长”。“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在万州中学教育集团内迅速推广,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好举措迅速落地得益于扁平化管理。“我们教育集团共有7个校区、12个年级、306个班。按传统管理模式,落实一项工作需要层层传达,效率较低,更别说在不同校区推广。”万州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程素芳介绍,集团实行党委管理制度,各成员校负责人成为学校党委成员,每周开展一次党委集中学习,重大事项党委进行集中研究。

既要统一管理,也要尊重校情差异,万州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陈兵表示:“集团内各学校校情差异较大,我们要尊重成员校办学特色,兼顾共性与个性。”

近年来,万州区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共享共进,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今在万州区正成为现实。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5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