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出《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胆道一科副主任 于勇

来和大家聊一聊

胆囊疾病的话题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胆道一科副主任 于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囊是肝胆系统的部分,而肝胆系统承担着人体重要的消化功能,胆囊和胆管就是肝胆消化功能的重要通道。今天,就来听听医生对胆囊疾病的深度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百姓健康 | 揭秘胆囊疾病的“真相”

、胆囊结石多大需要治疗?

胆结石不管大小都要及时治疗,因为它容易引起胆囊炎。同时,胆结石长期留在体内会对胆囊的内壁黏膜产生持续的刺激,容易产生癌变,并且小结石更容易进入胆总管形成胆管结石,最终导致胆管梗阻。

二、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从息肉到癌,这中间的距离有多长?

胆囊息肉是否会癌变取决于息肉的性质与大小。平时说的胆囊息肉其实有2种情况:

一个就是“真息肉”——腺瘤,就是胆囊内壁粘膜上的异常增生,这个有比较大的癌变风险,要尽快手术;超过1.5cm,癌变率已经高于50%。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胆固醇结晶——“假息肉”,这其实就是胆囊内的胆固醇结晶,但是B超或者CT影像经常无法和腺瘤很好的区分出来,所以也把它统称为息肉。这种结晶性的息肉癌变危险要小的多,并且保持好合理饮食或者服用利胆药物,结晶也会消失。这种情况只要注意复查B超,时刻关注就好。

目前比较好的鉴别手段,就是B超血流检查,看看这个真假息肉是否有比较明确的血供,以此来判断是否是腺瘤。如果是腺瘤,就会建议尽快手术切除。

三、孩子的腹痛症状是否要区别对待呢?

小孩子说肚子疼往往不容易被重视,因为家长很少会想到小孩子会有器质性病变,多数都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儿童和青少年患上胆结石、胆息肉,还有一些其他情况的胆道疾病,比如常见的胆管囊状扩张症。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首先是影响小孩子的生长发育,其次还可能会进展到严重的病变。

所以,做影像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要重视B超检查。B超对肝胆系统的诊断敏感率、准确性都比较高,但是B超的检查结果需要有一定专科经验的医师做出准确诊断。

四、出现胆囊疾病,是该保胆还是切胆?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对于胆囊良性疾病,有两种处理方式:要么不做处理,等待观察;要么及时做胆囊切除。这两点意见也是中华医学会胆道学组推荐治疗方式。

现在医疗行业还出现了“保胆取石”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患者的治疗思路,但是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争议,所以行业内部对这个“保胆取石”并不是很支持。具体选择什么方式治疗,还是要科学,需要专业的医师指导。

五、如何区分是胆结石还是胃病呢?

胆结石、胃病疼痛发作时,都是在上腹部、剑突下,因为内脏疼痛神经没有定位,所以并不能靠位置区分。临床工作中有时候,对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人施行了手术,但是术后疼痛感觉还在,后来才考虑到胃病,药物治疗缓解。

这里告诉大家2个判断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疼痛的时间来判断。胆囊痛一般是餐后痛,且胆囊痛有一个独特的牵涉放射区在右侧肩背部;而胃痛往往会在空腹的时候发生。

第二种方法是诊断性治疗。靠药物诊断,利胆药物口服2-3周,如果疼痛缓解,那证明是胆囊问题。

六、补钙会不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呢?

老年人补钙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脏节律等,也可以缓解过敏性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对身体有较好的帮助。在胆结石和血清中,钙的增高没有明显关系,补钙一般是不会对胆结石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的,患者可根据身体具体情况补钙。但是补钙过量也不行,过量补钙身体会无法吸收,刺激肠胃引起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还有可能导致便秘、高钙血症等情况。

文字:鲁丹凤

视频:宋霄霄 尹亦然 龚亦乐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