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银川的民国印象,很多人都会说到马鸿逵这个罪大恶极的军阀。其实马鸿逵只是作为一个继承者的身份统治宁夏,坐镇银川而已。这其中的根源在同治二年的乱变,还有“宁马”的崛起。

同治二年,乱军猖獗,从银川小南门(振武门)突入银川城,而后银川城全城沦陷,并成为了人间地狱,镇守的清军全员战死,乱军攻占银川城后,开始了烧杀抢掠,使得银川城人口凋零, “十存四五”而已,总的来说就一个“惨”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差不多两年,清朝廷才重新收复银川城,恢复安宁。这其中就要多谢一个人,他叫左宗棠。

左宗棠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深得林则徐提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出征西北的缘由之一。收复新疆是左宗棠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同样的,平叛西北乱变,使得西北在晚清风云跌宕的历史潮流中,获得了上百年的相对安宁时期。

在平叛乱变的过程中,清军的主阵地在陕甘,宁夏只是搂草打兔子,因为那时候的乱军主将马化龙驻扎在金积堡(所在地在如今的吴忠)。

在这个过程中,左宗棠所作的一件重要的决策就是收编河州(今临夏)的马占鳌。

这个马占鳌相当厉害,并且会审时度势,他在太子寺之役中大败左宗棠的征西北大军后,不是继续抵抗清军,而是听从了副手马千龄的建议,决定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左宗棠则既往不咎,对马占鳌的降服也持积极态度。因为左宗棠深知上兵伐谋,能不打就不打,并且可以借力打力。就这样,马占鳌降清后,被左宗棠收编归在猛将董福祥麾下,随董福祥剿灭各地乱军,比如肃州马文渌部和西宁的马桂源马本源部,最后因累建功勋,官至提督衔总兵。

而董福祥作为甘军主将,在征西北中起到了大作用,他麾下猛将之一马千龄的儿子马福禄,这个马福禄更是一手组建起来了“宁马”的根基。马福禄率“安宁军”在平乱中出大力,消灭了乱军近3万人。

后来,在董福祥率甘军赴京勤王对抗八国联军入侵京城的战役中,马福禄战死城门口,而弟弟马福祥接手这一支“宁马”的根基,护慈禧西行,再然后,八国联军追责,董福祥被解职,退隐青铜峡,如今的吴忠董府就是其养老府邸。而马福祥则低调回到兰州。

到了后来,马福祥被西北的其它“几匹马”排挤,于是到了宁夏当镇守使,被称为“宁夏王”。就这样,银川城和“宁马”就交织在了一起。

后来随着马福祥的退隐,在儿子马鸿逵的钻营下,宁夏也成了他的地盘,后来恶贯满盈,罪大恶极,这些都背离了父亲马福祥最初的初衷。因为马福祥初到银川城,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最大的就是重视新式教育,使得银川的面貌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可惜,马鸿逵把“宁马”的声誉搞臭了!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