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甘肃、青海相继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毁了马家军在青海的巢穴。马步芳和马继援都逃走了,他们的败兵要么束手就擒,要么藏匿乡间。

从此,青海马家军从地球上消失了。

此时,西北地区的马家军,还有一个宁夏马鸿逵。虽然他的军队没有马步芳的规模大,战斗力也不是很强,但他和马步芳一样,都是花岗岩脑袋,顽固得很。

摆在解放军十九兵团面前的任务是解放宁夏,消灭马鸿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此刻,距离新中国的诞生已经很近了,19兵团全体官兵都有一种紧迫感:早日把五星红旗插进贺兰山!

贺兰山,在全国范围内,算不上什么大山,但在历史和文学上却有着特殊的名气,这与宋代民族英雄岳飞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有关: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当年,岳飞收复故土的一腔豪情,与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解放西北的英雄壮举,是多么合拍呀。

在西北,贺兰山和它所在的宁夏都是好地方。马鸿逵家族在这块宝地上占据了近半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继承了1900年战死沙场的哥哥马福禄的官职,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机会: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西安。马福祥因护送有功,被慈禧太后封为“将军”。后来,他步步高升,官至宁夏总兵。

马福祥有五个妻妾。马鸿逵是第一任妻子的长子。父亲马福祥严加管教,希望他成才。他还花费巨额白银,派他到袁世凯总统府任侍从武官。

后来,马鸿逵看到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在中原地区拉起几个旅、近2万人。

1932年,马鸿逵追随蒋介石,参加“围剿”红军,从此走上反共反人民的邪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反共有功,马鸿逵一次又一次被蒋介石提拔重用。早在1937年,他就出任国民党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七军军长,称霸宁夏,有“土皇帝”之称。

兰州决战失利后,马鸿逵知道宁夏已经救不了了。他也知道我党和人民解放军有和平解决宁夏问题的愿望。他也知道,蒋介石所谓的“党国”已经穷途末路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鸿逵本应顺应潮流,与共产党和解放军谈判和平解决宁夏问题。

但他不在乎这些,他依然我行我素,逆势而动;他还要守住宁夏,抵抗到底,像螳螂一样阻挡历史滚滚的车轮。

1949年8月,傅作义从包头给马鸿逵打来电话:“少云,平凉、瓦亭战役伤亡惨重,毛主席要我给你传话,双方休战合作,蒋介石对你不好,你为什么还为他打下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逵听后断然拒绝:“军人守土有责,我只是守军人本分,尽军人责任。我不求他人,就算只剩一枪一弹也要打到底。”

傅作义说:“打不过怎么办?”马鸿逵说:“走!走不了就死!”

几天后,兰州、西宁、河西走廊相继被解放军攻占,宁夏解放已经是迟早的事。

事实上,马鸿逵虽然口头上想“死在宁夏”,但他内心希望打赢一场仗,这样才能和我党谈条件,至少能保住他的七八万大军,最好能继续让他在宁夏当“土皇帝”。

马鸿逵认为,自己早年对我党有两个“恩情”,所以还能跟我党讨价还价:

第一,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以后,国民党军队大都在屠杀我党党员,马鸿逵则不同。他对自己队伍中的党员采取“以礼送境”的政策,送给刘志丹400大洋,说是“好聚好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贺晋年到马鸿逵部队搞兵运,因出卖叛徒被捕,马鸿逵下令处决。行刑队在路上遇到马母。

马母说:“我儿子的罪孽太重了,这个人就放他一命吧。“马鸿逵别无选择,只好放人。

在部署“宁夏决战”的会议上,马鸿逵曾对对手说:“我不开一枪就把宁夏交给共产党,共产党会让你们继续当军长、师长吗?不如打一打再看情况。”

兰州被解放军占领的第二天,马鸿逵立即飞往重庆,伸手向国民党政府索要800万银元。

究其原因,兰州失守后,宁夏危在旦夕,扩军备战刻不容缓。没有钱是不可能的,否则,宁夏就有危险了。

没想到,蒋介石满口答应,800万银元立即全额下拨。

蒋介石为何如此慷慨?这自然有他的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如果此时马鸿逵真能守住宁夏,就能牵制第一野战军南进,从而保证四川的安全。

二是即使宁夏守不住,必要时也可调马鸿逵八万大军南下关中,由胡宗南指挥,配合国军加强秦岭防线,确保川北。

第三,退一步说,即使马鸿逵的部队不能转移到关中,甚至失去宁夏,只要他能在宁夏拼命抵抗,坚守一段时间,就能消耗解放军的大量兵力,减轻国民党军队的压力。

老谋深算的老狐狸马鸿逵识破了蒋介石的盘算。于是,他顺水推舟,当面说:

“我没有才干,不能挽救党国。现在敌人近在眼前,我在宁夏有八万将士,一定要战斗到底。如果守不住宁夏,我也可以把部队调到四川,保证重庆的安全。”

马鸿逵没有说空话。他从重庆回到银川后,立即着手整编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利用库存武器装备,强征青壮村民,拼凑组织军队,以宁夏名山为标志,亲自授予“贺兰军”番号。

此时,宁夏马家军有5个军,加上部分独立骑兵旅、独立骑兵团和地方保安部队,共计8.5万人。

这8万人虽然都归马鸿逵管辖,但实际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马鸿逵之子马敦静为司令员的宁夏兵团;另一支是马鸿宾之子马惇静的第81军。

宁夏兵团的四个军是:马光宗的第十一军;卢忠良所在的128军;马全良的贺兰军;马敦厚的第十骑兵军。

这四个军大约6万人,都掌握在马鸿逵手里。其中,128军是宁夏精锐主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宾所在的第81军(军长马惇靖)约1.6万人,装备和战斗力都很差。

马鸿宾是马福禄的儿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福禄牺牲在北京。他的叔叔马福祥收养了他。

也许是出于对死去哥哥的愧疚,马福祥耗费极大心血抚养马鸿宾,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长子马鸿逵,两马的矛盾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长大后,马福祥让马鸿宾留在宁夏,马鸿逵则随冯玉祥去中原扩展势力,这让马鸿逵嫉妒马鸿宾,无形中恶化了两人的关系。

后来,马鸿逵早早投靠蒋介石,接替马鸿宾出任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上台后,极力压制马鸿宾的八十一军,两人早已势同水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宾

马鸿宾发展自己的力量,受到马鸿逵的限制,所以十几年来,他手中只有一支81军。

有军队就有力量。宁夏的军政大权一直由马鸿逵把持。他长期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滥杀无辜,为非作歹。

而马鸿宾则不同。他长期受到马鸿逵的挤压,所以政治态度比较进步。

抗日战争时期,马鸿宾拥护我党团结抗日的方针,与傅作义将军一起在绥远省西部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7年4月,马鸿宾所在的第81军179团在陕北被我军歼灭后,彭德怀亲自接见被俘领导马殿邦,让他带一封信给马鸿宾。

彭总在信中诚恳地规劝马鸿宾不要跟着蒋介石打内战,并请他释放被捕的中共地下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宾看到信后,立即释放了被囚禁的我党地下工作者。

当我第一野战军从陕西向甘肃进军,特别是兰州解放后,马鸿宾逐渐认识到,以宁夏现有的力量,不可能抵挡解放军的进攻,于是产生了起义的想法。

目前马鸿宾无法在前线指挥打仗了。首先,他没有勇气和解放军对抗。二是他年老体弱,精力不够,早已把第81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儿子马惇静。

根据会议部署,甘肃附近支援兰州的“援兰兵团”迅速撤至中宁、中卫、金鸡、灵武、吴忠堡地区,设置三道防线,企图阻止解放军进攻。

三道防线部署好后,乍一看颇有气势。不过,马鸿逵发现了一些军心不稳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几位军长,常常满腹牢骚,似乎对守住宁夏失去了信心。

其实,马鸿逵心里打鼓已久。正因为他心里不踏实,才处处起疑。

因此,他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毫无道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