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山西省的一个小村庄中,一个正办着白事的小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失神地望着礼堂深处照片上的老人,流露出无限的哀伤。

墙上的一副挽联记载了老人风霜雪雨的一生:

“虽未山盟海誓,无悔相夫沥血呕心,霜雪饱经,坦荡一生修得高风高寿;果然路转峰回,有常厚德从人屈己,云天共远,慈悲九秩化来善报善德。”

葬礼风格低调内敛,来悼念的众人也并非都认识她,但是却都心有灵犀般出现在院子中间寄托自己的一份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院中心的台子上站着老人生前的好友郭凤莲,她颤抖着双手捏着那张悼词,泪珠伴随着真切的话语一颗颗坠落,村民们也在哀伤的氛围中红了眼眶,整个葬礼氛围庄重严肃。

大家可能对这位神秘的老人有些好奇,她便是陈永贵的妻子宋玉林。

作为默默无闻的贤内助,伴随丈夫又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一生呢?随着郭凤莲对其的悼词众人皆坠入了回忆之中…

只身之力抗水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巨大的洪水席卷了中国海河沿岸的村落,无数农民辛勤耕种了一年的秧苗蔬菜尽数被毁,当时虽已建国,但是发展力和市场经济仍不够完善,农民早在夏季就失去了这些基业,之后的苦秋寒冬又该如何度过呢?

百姓的绝望与悲伤弥漫在整片灾区。

而这时,一个人选择站了出来,他便是陈永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永贵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地主,但他村支书的身份也不能允许他看着百姓们沉浸苦海无法自拔却不去施以援手,同时他也相信事在人为,天灾再可怕也没有人为的力量强大。

于是他选择先稳住民心,对民众们说道:“只要大家人平安就是好事。咱们农民一直就靠着双手吃饭,就算再大的天灾,靠咱这双勤劳的手,一样能战胜眼前的困难,绝不会忍饥挨饿!”

村民们也被陈支书的话说得热血沸腾,士气渐渐回来了,于是全村拿起农具,跟着陈永贵一担担的挑土,把村庄重新修了起来。

期间国家也给陈永贵和其所在的大寨村发过支援,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希望国家能用这笔钱去救助受灾更严重的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最终村民手上和肩上的老茧换来了一个干净的新村庄。

艰辛一年以后岁末交粮竟一颗不少地尽数上缴,上级部门也被这样的业绩所震惊。

经过调查走访了解了陈永贵这样振奋人心的事迹后,希望他去各村镇进行演讲宣传自己的进步经验。

凭借陈永贵的出色口才,众多村落既学习到了大寨村的先进经验,也感受到了他杰出的领导力与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