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上,当一行人尚且悲痛的时候,毛主席的脸色却显得有些阴沉。

原来,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宋庆龄已经年近八旬、行动有些不方便,而就在一旁的江青却站在原地,丝毫没有上前搀扶的意思。

周恩来见状,果断走上前去挽住宋庆龄的胳膊,小心翼翼地朝着会场外走去。

这一幕,毛主席看在眼里、眉头紧皱,当即用带着苛责的语气命令道:“江青,你去扶一下宋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个命令,江青脸色一愣,瞪大的眼睛表达出内心的吃惊。

大概过了几秒之后,江青这才极不情愿地走上前去,代替周恩来将宋庆龄搀扶到了汽车上。

当专车行驶出一段距离之后,尚且沉浸在悲痛中的宋庆龄掏出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转而对着司机刘凤山说道:“毛主席真聪明。”

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刘凤山有些摸不着头脑。

作为开国领袖,毛主席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宋庆龄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称赞毛主席呢?

刘凤山向来心直口快,当即问出心中的疑惑:“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而宋庆龄只是笑而不语,将目光移向窗外的风景,刘凤山也只能识趣地闭嘴不再追问。

那么,宋庆龄为何经过这件小事,就如此夸赞毛主席呢?在这背后,究竟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陈毅去世,宋庆龄当即给国务院打去电话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1岁。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中央极大的重视,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连夜为其修改追悼词,并随后交由毛主席亲自批示。

毛主席年事已高,身体情况一直不太好,再加上陈毅元帅去世这件事的打击,让他一时之间心力交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逐字逐句看完悼词之后,毛主席执笔在上面写道:“同意使用该悼词,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事宜、交由周恩来同志负责。”

在接到毛主席的批示之后,周恩来不敢耽搁,当天夜里便选定由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追悼会、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

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参加追悼会,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陈毅同志追悼会的规格:参加人员控制在500人之内。

可是,陈毅元帅生前交友广泛、人缘颇好,昔日的老部下、老朋友们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周恩来,希望能够送陈毅元帅最后一程。

这让周恩来十分为难,毕竟规格人数有限,他也只能苦口婆心地进行解释。

1972年1月9日晚上,也就是追悼会召开的前一天,周恩来疲惫地坐在办公室椅子上。

这短短的四天时间里,他既要处理政府工作、又要忙着追悼会的各种事宜,实在感到心力交瘁。

正当周恩来趴在办公桌上休息的时候,电话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他赶紧接起电话:“喂,我是周恩来。”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不管什么规格,陈毅走了,我一定要送他最后一程。”

周恩来听得出来,这是宋庆龄打来“兴师问罪”的电话,只能一个劲地解释。

最后,没能如愿的宋庆龄只好长叹一声道:“那我就在会场门口等着,等你们结束之后,我再进去送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这句话,电话便被应声挂断,周恩来只能无奈地苦笑。

那么宋庆龄为什么要执意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呢?

原来,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软禁、副军长项英被国民党暗杀,重建新四军的重担便落在了陈毅的肩上。

为了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陈毅四处奔走,并且特地找到宋庆龄寻求帮助。也正因如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之后,陈毅率领第三野战军的将士们进驻上海。

为了严明军纪,陈毅当即下达一条命令:尽全力保护好在此居住的民主党人士,防止他们受到伤害。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上海刚刚解放,谁都不敢保证反动派会不会暗中做出过激的事情来,所以要保护好那些民主党派人士的安全。

可是一些士兵们在执行命令时却出现了偏颇,他们误以为的“保护”就是将民主党人士的宅院封锁起来,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于是便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当宋庆龄回家时,守在院子外的战士们直接将她拦住,并且声称:“没有通行证,一律不准进。”

面对有家不能回的尴尬境地,宋庆龄无奈之下找到找到三野第9兵团政委郭化若。

很快,消息一层层地上报,最终陈毅也得知了此事。

当郭化若护送宋庆龄回到住处时,陈毅早已在门口等候,刚一见面便赔礼道歉:“实在抱歉,手下的战士们没有做好事,给您添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陈毅亲自在院外站了一夜岗,算是弥补过错,这让宋庆龄十分感动。

正是这份情谊,让宋庆龄难以忘怀,所以当她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之后,便立马给周总理打去电话,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出席追悼会,送陈老总最后一程。

毛主席的突然决定,改变了追悼会计划

1月10日上午,距离追悼会还有大概4个小时的时间,毛主席正准备休息,可是他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毛主席索性靠在床头,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

可是,平日里一目十行,今天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毛主席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心里太乱了。自从陈毅去世之后,这几天来一直心神不宁,不管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一番思索之下,毛主席连忙问秘书:“小张,今天是什么时间?”

身为机要秘书的张玉凤赶紧回答道:“今天是1月10号,下午一点多。”

毛主席一个人坐在那里,嘴里不知嘀咕了一句什么,引起了张玉凤的注意。

张玉凤赶忙走到身边关切地问道:“主席,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要休息一下?”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来一张毯子,顺势就要盖下去。

毛主席伸手打断了她:“赶紧调车,我要去陈毅的追悼会。”

这个突然决定,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毛主席参加追悼会,就意味着追悼会的规格发生了变化。

周恩来作为总负责人,立马打电话给中央办公厅:“马上通知所有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人大、政协、国防委员会,凡是方便的,都可以来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之后,他又立马联系到宋庆龄,告知她可以来送陈毅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悼会上,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难以掩饰的哀伤,毛主席、宋庆龄等人伴随这哀乐,向陈毅的灵柩深深鞠躬。

周恩来代替叶剑英走到了台前,为陈毅致追悼词,给予了这位老将军高度评价: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同志,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追悼会结束之后,参会人员陆续离场,宋庆龄在与毛主席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也转身准备离开。

看着她颤颤巍巍的身影,周恩来总理赶忙走上前去搀扶。而就在一旁的江青却装作视而不见,这让毛主席十分不悦。

宋庆龄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都功高甚伟,而且又是国家副主席,而江青作为一个晚辈,却表现得如此傲慢,实在不应该。

于是,毛主席斥责道:“江青,你扶宋副主席离场。”

面对这个命令,态度傲慢的江青明显一怔。但她又不敢忤逆毛主席的命令,只好不情愿地走上前去,代替周恩来将宋庆龄搀扶上车。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一番深意的。

宋庆龄与江青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周恩来等人就曾联名向宋庆龄发去邀请函,希望能够齐聚北京商讨建国事宜。

起初,宋庆龄婉言拒绝了,但耐不住毛主席的盛情邀约,最终在邓颖超的陪同下、于1949年8月底来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协第一届会议之后,宋庆龄当选国家副主席,并且参加了10月1日举办的开国大典。

宋庆龄离开北京时,毛主席特地派江青作为代表、赶到火车站为她送行。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在短暂的接触中,江青给宋庆龄的印象还算不错,事后宋庆龄也曾评价她“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不久之后,宋庆龄在上海家中宴请印尼总统苏加诺及其夫人,她还特意邀请江青出席作陪。

当时两人的关系在旁人看来就如同闺蜜,江青谦和有礼的做事风格让宋庆龄十分欣赏。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江青那张狂傲慢的性格逐渐显露出来。

1966年11月,周恩来亲自为《宋庆龄选集》题名,并且安排出版社印刷、然后分发到中央各机关办公室。

当秘书把《宋庆龄》选集放到江青桌子上之后,原本还十分平静的江青突然暴躁起来。

“总理真是的,还给她题字,哼!”

一边说着,江青一边将那本书扔到了地上,并且疯狂地踩踏。

这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到诧异,但谁都不敢上前阻拦,只能任由她在那里发无名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青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或许是随着手中权力的膨胀,心理也开始变得傲慢张狂起来。

这件事很快便传了出来,毛主席专门找来江青批评了一番,但她依旧我行我素。

而宋庆龄虽然身在上海,但对此事也略有耳闻,却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相比较而言,江青在她面前也是个年轻人,宋庆龄自然也能宽容对待。

毛主席之所以命令江青、去搀扶宋庆龄上车,就是为了给江青创造赔礼道歉的机会。

正因如此,事后宋庆龄才会忍不住称赞道:“毛主席,真聪明。”

可惜的是,江青的心胸实在狭隘,不明白主席的良苦用心,她犯下弥天大错之后也不懂得悔改,只能一步步地走进深渊,最终接受人民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