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车正在海外快速崛起,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你看,关税危机来了。

欧盟将对中国电车征收高额关税。

在最新的宣布中,欧盟对上汽征收的关税最高,达到38.1%。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中国电车在海外还有优势吗?还是仅止步于8%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比亚迪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38.1%关税

关于欧盟要加征中国电车关税的消息,早在2023年传出来了。

2023年10月初,欧盟宣布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当时,各大车企就认为欧盟必然会加关税,但具体是多少,还无法确定。

补贴,一直是外国用来攻击中国电车的热门话题。

欧洲、日本等媒体在报道在中国的电车销售情况时候,总会说明,中国电车有政府补贴。似乎在说,中国电车卖得好就是因为有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b站

实际上,中国电车卖得好,由多个因素促成,比如技术强,产业链健全,生产成本低以及靓丽外形等。

再回到加征关税这件事上。其实,一国不能贸然对另一国的商品增加关税,你必须要师出有名。而这次,欧盟正是借着补贴行为对中国电车提高关税。

了解中国电车发展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电车的补贴早在2022年末就结束了。那为什么中国电车还是比外国电车要便宜呢?这完全得益于自身有成熟的产业链。

但欧盟并不这么认为,在反补贴调查结束之后,欧盟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中方对此怎么回应的呢?中方认为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称欧盟这样的做法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上,欧盟以及外国的一些知名车企也在中国生产电车。一旦对中国电车征收高关税,这些外国知名车企也会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并损害他们的利益。

来自德国的宝马集团已经明确表态称,“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

目前,欧洲从中国进口的一半以上的汽车并非中国自主品牌,而是德系车,说欧盟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点也没错。

比如,一旦关税政策生效,欧洲消费者购买BBA在中国生产包括iX3等电动车型的汽车,将要花费更多金额。

如此一来,销量和盈利都会受到影响。你说,BBA能不反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车在海外掀起风浪

先看看中国电车在本土的表现。

乘联会数据显示,我国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7.0%,较去年同期33%的渗透率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1.2%。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要知道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5%。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很多知名的外国车企燃油车销量大幅下降,包括日本的本田和丰田。

即便丰田在2023年营业利润首破5万亿日元,但依然扭转不了丰田在中国市场销售下滑的趋势。

从上述数据变化看,中国电车在技术和供应链上确实有几把刷子,不然不会这么快速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

在国内取得成绩后,中国电车开始在海外发力,“出海”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新方向。

国内各行各业内卷严重,出海才可能获得新的增长点。

据 路透社报道,2023年,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占欧盟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8%,到2025年可能达到15%。

目前不足10%左右的份额,已经让欧洲开始焦虑。在欧洲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继续以这种速度涌进欧洲,很多欧洲车企都要淘汰出局。

但这能怪中国电车吗?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动汽车的价格一般比欧盟制造的同类车型低20%。

在2023年,一辆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约为5万美元,而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类似车型价格为3万美元左右。

全世界的老百姓都爱物美价廉的商品。低廉的价格加上丰富的配置,这样的新能源电车谁不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土化能否解决问题?

欧盟对中国电车算不上友好,要想解决关税问题,本土化是关键。

毕竟,欧洲国家也想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想要更多岗位提高就业率。

一直以来,欧洲对中国电车进入自己的市场都持有谨慎态度,但对中国车企进来欧洲本土建厂,却很欢迎。

目前,多个欧洲国家正竞逐电动汽车制造厂,并纷纷推出了吸引外国车企建厂的激励计划。

比如,意大利会在2025年至2030年间动用价值60亿欧元的国家汽车基金,为购车者和制造商提供激励措施。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中国车企开始迎合欧洲的偏好。蔚来早在匈牙利佩斯州设置能源工厂,并在2023年9月投入运营。

诸如,上汽名爵、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都在纷纷筹划在欧洲建厂。而比亚迪更是宣布将在匈牙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

对中国车企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虽然在欧洲造车的成本更高,但选择在欧洲建厂无疑可以避免很多潜在问题,比如本文提到的关税问题。

目前中国电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不足15%,但即便如此,欧洲也开始焦虑。未来,中国电车在出海路上肯定有更多难关,但关关难过关关过。只要自身品质过硬,就不怕没有市场。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