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援引法新社报道,欧盟委员会被指在购买新冠疫苗过程中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在布鲁塞尔法院再次被提起,一名比利时法官要求取消冯德莱恩的欧委会主席任职资格。

比利时活动人士弗雷德里克·巴尔当指控冯德莱恩与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通过短信”秘密谈判了一份金额很大的疫苗合同,这是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欧盟这一个重大丑闻,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欧盟也没有停下对中国制裁的脚步。据人民网近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从今年近期开始,拟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达到保护本地汽车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合法权益,不仅不利于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行业正向发展,更有损于经济全球化,或将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咱们的车企还是有骨气的!就在欧盟声明出来后, 上汽集团立即发表声明回应 ,“深感失望”,认为相关措施违背了 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 ,可能会对 全球汽车产业链 产生不利影响。上汽喊话欧盟,“慎重考虑决定” !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都纷纷表示, 反对征收额外关税 ,因为这无助于提升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反而会阻碍电动车推广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毕竟德国车企在中国有大量投资,这波操作无疑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历史上,欧委会几乎没有主动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先例。有专家指出,反补贴调查基本都是由产业界申请发起。这是因为,只有产业界才会最直接感受到某国竞争力强劲的产品可能对自身产业造成威胁,从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的角度出发,提出调查需求,发起有实质性支撑的调查。而欧委会发起的理由则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有威胁”。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与内卷,电车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价格有价格、要性能有性能,很快就获得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靠着高性价比,中国电车席卷海外电车市场,到如今国外很多国家的路上都可以看到中国电车品牌的声音,在某些国家的某些城市,如果只看电车还以为还在中国呢。不管是低中高端的轿车、suv,还是载客的公交车等等,中国电车都有的,整个电车产业链中国都都十分的健全。

欧委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索取中国电动汽车及电池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比如要求中国企业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还要求企业提供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所有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笔采购信息、销售渠道和定价方式、在欧客户信息、供应链布局信息等等,欧方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和数量前所未有,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的立场: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针对欧盟实施关税决定之举,中方立场坚决果断且明确。会谈期间,中方代表直言不讳地指出,此番举措堪称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表现,从长期看,既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亦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中方强调,欧盟在未提供充足证据及申请的前提下,对华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这无疑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此观点的基石在于中国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著实力与强大信心。

在多家机构看来,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车企在高关税下依然具备竞争力。交银国际分析师陈庆认为,比亚迪宋PLUS在欧盟的定价较中国高接近一倍,利润十分可观,即使加征关税,该车型在欧盟市场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另外,如吉利和奇瑞体量较大的车企,在加征关税情况下同样具有竞争力。但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如蔚来、小鹏等一众新势力,依靠中国生产再运输进入欧盟市场则影响较大。

对于德国的表态,以及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需要,中方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制欧盟汽车,以免误伤。哈贝克作为欧盟自G7峰会后首个到访的欧盟高官,中方也表达了诚意,中德达成了重要合作成果。主要是两国在气候变化以及转型合作上,包括中德合作绿色转型省州合作;达成中德能效合作组2024年工作计划;落实双方达成的中德循环经济和资源效率对话行动计划要点;成立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启动中德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合作。

哈贝克在此次高级别对话中,宣称欧盟经过九个月调查后认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从国家补贴中获得不公平的利益和竞争优势”,因此必须采取“反补贴措施”。除了关税问题,他还对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合作发出“警告”,暗示可能会影响中欧经济关系,并产生“经济后果”。根据欧盟普通贸易保护程序,欧盟成员国不对临时关税的额度进行投票,这也意味着欧盟内单一国家的投票反对,将不对临时关税的落地产生实质性约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中方已经多次承诺,中国不会援助俄罗斯武器,然而西方依然反复炒作,并借机将中企列入“援俄制裁名单”,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在对华贸易往来中获得不正当优势。总的来看,哈贝克虽然迫于国内压力访华,但他并没有带来解决问题的诚意,欧盟如果想要避免矛盾激化,规避中国进一步的反制措施,显然还需要欧盟高层拿出更具实际意义的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北约秘书长称中国若帮助俄罗斯将“付出代价”一事作出回应称,奉劝有关方面停止甩锅推责,挑拨离间,不要拱火浇油,鼓动阵营对抗,切实为政治解决危机做点实事。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北约应当做的是自我反思,任意对中国进行抹黑攻击。“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