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春日,由欧阳予倩、田汉、瞿白音、熊佛西等人发起,在广西桂林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史称“西南剧展”),以戏剧演出、资料展览等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活动,展示了抗战戏剧运动的光辉成果,促进了戏剧界的团结,鼓舞了西南军民的士气。

80年后,2024年的春夏之交,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以精彩的剧目展演、前沿的戏剧研讨、热闹的惠民服务,在邕城之中、漓江之畔,赓续西南剧展的文脉与荣光,以新时代的艺术盛典向西南剧展致敬。

名团云集 好戏荟萃

“今天下午看完《对称性破缺》,晚上要到另一个剧场看《哥本哈根》;明天我的安排是看《前哨》……”4月27日,广西民族剧院的前厅,从柳州专程到南宁来看戏的李女士拿着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向记者详细介绍。

李女士的“忙碌”,也是不少话剧爱好者的“烦恼”。本届展演历时38天,汇聚了从全国遴选出的33个大型剧目、5个小剧场剧目参演,同时邀请4台剧目展示演出,共演出80余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国话剧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和优秀人才。“好戏太多了,都想看!哪部都不忍心错过!”虽然“忙”得连会朋友都只能约在剧场附近,但李女士乐在其中。

“名团云集、好戏荟萃”是众多观众、业内专家对于本届展演的共同感受。参与本届展演的,不仅有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国家艺术院团,北京人艺、辽宁人艺、陕西人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话剧领域的优秀院团,还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院校,北京九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民营院团。演员阵容汇聚了王洛勇、吴樾、聂远、刘敏涛等一批优秀戏剧演员。

展演剧目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漓水烽烟》《觉醒年代》《前哨》《延水谣》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以丰盈的舞台样貌、深刻的情感表达,彰显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伟大精神谱系;《烟火人间》《三街两巷》《寻味》等现实题材剧目聚焦当下,以热腾腾的烟火气反映时代精神;《屈原》《苏东坡》《孔子》《此心光明》等传统文化题材剧目向历史溯源,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象和艺术符号;《河街茶馆》《龙隐居》《骆驼祥子》《大宅门》《哥本哈根》等复排演出的经典剧目、保留剧目不断精益求精,长演不衰;《春山如笑》《七日告白》《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等小剧场剧目赓续实验与探索精神,颇受年轻观众青睐。

赓续传统 守正创新

“我们是谁?我们是谁?我们是青年!”4月20日,作为本届展演特邀剧目,由重庆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复排的话剧《雾重庆》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1944年,《雾重庆》作为重点剧目在西南剧展中亮相,80年后再次登上广西舞台,不同时代的戏剧人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结束,在热烈的掌声中,该剧复排导演査明哲登上舞台。

“西南剧展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高峰,重庆和桂林是当时抗战戏剧最重要的根据地,此次《雾重庆》重回广西舞台参加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既是对前辈戏剧人的致敬,也是当代戏剧工作者学习、继承和发扬西南剧展精神的具体实践,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戏剧一定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査明哲动情地说。

如何传承发扬西南剧展精神,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也是戏剧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为此,展演期间陆续举办了5场专题研讨会和25场“一剧一评”专家评议会。其中,专题研讨会聚焦戏剧发展前沿,既从宏观上探讨“继承与创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戏曲的守正创新与现代发展”,又从具体问题入手研究“现实题材创作中的戏剧担当”“主旋律戏剧创作的市场化探索”,展望了“戏剧高质量创作演出的新业态、新趋势”。“一剧一评”专家评议会则针对参演的新创剧目,邀请戏剧专家观摩演出并对剧目的打磨提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剧目质量提升。

本届展演还开创性地面向社会招募观众,组成近200人的全国话剧展演观剧评论团,观摩演出并撰写剧评。其成员既有艺术院校和研究院所的师生、研究人员,也有非艺术专业的各行业工作者,不少见解独到的短评引发关注与热议。

深入基层 艺术为民

“我有多老,这个凉茶铺就有多老。”5月13日,话剧《三街两巷》路演活动在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诙谐的表演、幽默的语言引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这个戏我在剧场看了4遍,感觉演的就是我身边的事。今天是路过,正好有点时间,马上停下来看看。”虽然早已没了座位,站在人群中看戏的韦先生依然看得很开心。

“我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要传播正能量、接地气,让老百姓能看懂。《三街两巷》里很多人情冷暖让大家看到了生活的影子,看到了南宁人的乐观积极。”该剧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杨建伟说,走上街头,让更多人了解戏剧,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除了《三街两巷》剧组,还有不少院团都参与到本次展演的话剧优秀剧(节)目路演环节。这些获得过“文华大奖”的作品、演艺市场的热门剧目,还有接地气的小话剧、小戏曲,深入景区、街区、公园、院校、社区等,开展公益演出,与观众互动交流,为话剧收获了不少新“粉丝”。

本次展演依然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演出演播并举。线下演出全部采取惠民票价,同时推出“广西有戏”演艺消费季活动,既让广大观众真正享受到观演福利,又积极培育演出市场,展演期间4万份“广西文化惠”专属卡全部发放完毕,购票观看展演的观众的专属卡使用率接近60%。

本届展演正值广西“三月三”节日期间,广西推出多项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文旅发展的新成果。整个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符合条件的组织来桂团队旅游的旅行社给予补助,全区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向全国游客推出首道门票5折优惠,部分酒店推出房费打折优惠。桂林在知名景点国宾洞芦笛岩举行重走西南剧展之路艺术旅游推介会,南宁推出“山水畅游之旅”“浪漫南宁夜游”等多条南宁市旅游精品线路,吸引3000余名外地演职人员畅游广西,南宁青秀山景区、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各大夜市等热门景点接待参演艺术家1.2万人次,广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通过他们的宣传得到广泛传播。

024年6月14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行而不辍 履践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