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逢六月

万物将惜

簇簇的梧桐叶

于骄阳下相叠

微风忽起

吹来大海与盛夏

经过上海、佛山两地的演出,成功号满载着关于鹭岛的蔚蓝色浪漫,悠悠驶入京城,厦门原创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于6月15-16日完美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大家带来润入心田的凉爽,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热烈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展现出的美丽海岛的粼粼波光和悠扬的琴音,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海风习习的岛屿,在这个盛夏伊始为大家带来南国特有的清凉,忘却了炎热,舞台上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场景,都让观众们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氛围中,无不为之陶醉。

演出前,主办方特别准备了精美的纪念票根、白键文创夹等衍生小礼品,令观众们欣喜不已,不少人拿着这些独特的纪念品,在剧场内外拍照打卡,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日晚,观众们跟随着导演梁志民、主演贾凡、米晨晨的步伐深入“白键”幕后,踏上高低起伏琴键、近距离观察舞台上复古优雅的古钢琴,见面会上几位主创还分享了“白键”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经由导演、主演们的细心解说,大家对这部剧创作背后的故事有着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主演们更是在舞台上为大家献唱一曲《鼓浪月光》,活动氛围持续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原创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亮相北京也受到了《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热切关注与争相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一年之内,《遗失的第24个白键》搅动了鹭岛演艺市场的“一池春水”,追光逐梦,步履不停,从2023年5月自东海之滨出发,到登陆成都、南昌,再到进军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乃至未来走向更宏阔的世界舞台,《遗失的第24个白键》巡演的每一站,都是对鹭岛故事的生动讲述,是特区艺文的积厚成势,是新时代福建文化“出圈”迈出的坚实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结两岸顶尖创作团队

合力开启两岸文化艺术新篇章

《遗失的第24个白键》是2022年闽南大戏院建院十周年之际特别委约台湾果陀剧场创作的舞台剧,该剧采用“三线叙事”的形式,以琴岛钢琴博物馆中一架缺失了中央C琴键的古钢琴为线索,串联起横跨三代人的三段恋情,三条感情线犹如旋律中的复调般叠加流动,共同绘就了一幅爱情、音乐、厦门情怀交织的暖心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剧的主创团队汇聚了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豪华阵容,包括台湾果陀剧场艺术总监梁志民、“香港流行音乐教父”鲍比达、台湾“镜文学”签约作家许弘蔚、多次荣获WSD服装设计金奖的金牌服装设计师林恒正等;担纲领衔主演的贾凡和米晨晨均为国内知名人气演员。两岸三地顶级名家与优秀主创团队通力合作、强强联手,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精髓,匠心打磨而成这部具有鲜明的厦门印记、厦门标识,体现浓郁闽南特色,注重创新又接地气的舞台剧,并从中照见厦门与台湾同根同源、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深度激发海峡两岸观众的共情与共鸣,以文化上的“软联通”推动台海的“心联通”。这不仅是厦门文化的一次传承,更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契机,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的总编导梁志民表示:“在两岸交流过程中,这些文化艺术互相影响、彼此交融,不断丰富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两岸舞台剧各有所长,台湾的表演体系多元灵活,大陆演员基本功扎实、悟性好,期待两岸在华语舞台剧的交流合作中,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携手开拓更加广阔的华语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闽南大戏院充分利用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台工作。除持续引进大量台湾舞台艺术精品外,还策划举办了两岸艺术节、两岸艺术跨界扶青计划等丰富的交流项目。在疫情后文化艺术产业稳步复苏之际,闽南大戏院紧抓机遇、用心携手台湾果陀剧场“再续前缘”,根植于厦门这块创作的沃土,聚力打造原创舞台剧,集两岸艺术之长,美美与共。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作为闽南大戏院十年磨一剑的倾情献礼,不仅开启了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也成为了两岸同胞文化和情感深度融合的特别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演员鼎力加盟

全新主题曲点亮舞台焦点

2023年12月,《遗失的第24个白键》在首演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打磨升级,特邀台湾知名演员“喜剧女王”吕曼茵、台湾实力派青年演员柴仲思倾力加盟。吕曼茵以精湛的演技展现了自己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将剧中林丽老奶奶对过去恋情的追寻与对人生的释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操着一口闽南腔的柴仲思顿时让舞台充满名为“家庭”的温暖与爱意,也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不少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该剧还邀请到台湾行业名家李芷柔作曲、编剧许弘蔚作词,为剧作量身打造了一支全新的主题曲《鼓浪月光》,给予观众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鸣和视听体验,成为舞台剧情感表达的强劲助力。此次升级不仅在艺术表现层面上有所提升,更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融合氛围,让“白键”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用文艺作品凸显城市魅力

锻造“厦门出品”金字招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于呈现和传播城市形象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的问世,不啻于为观众们献上了一道都市文化大餐,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厦门这座城市的艺术期待,也塑造了城市的品牌符号,强化了“厦门出品”“厦门文艺”的城市形象IP,特别是通过对厦门地标和风土人情的精准展现,令所有人仿佛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场合之中,感受到来自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的最真挚的表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失的第24个白键》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是一张属于厦门的文化名片,剧中出现来自鹭岛的日光岩、皓月园、菽庄花园、轮渡码头等地标景象,让人在看完剧后禁不住想去厦门的街头走一走,吹一吹海风。”四川师范大学影传学院专业教师罗勤看完演出后如是说。这张文化名片的背后,正是闽南大戏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笃定的文化自信,争当城市文明走出去的排头兵,在丰富和充实厦门文化宝库的同时,以创新、求变的主动作为,实现了海内外舞台的“突围”,让厦门艺文推动地域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将在未来全新的、更广阔的天地里,着力讲好厦门故事、闽南故事、两岸故事、中国故事。作为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的总制作,厦门闽南大戏院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艳表示:“厦门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丰厚的文化资源,闽南大戏院将持续从厦门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发展轨迹中提取素材,探寻并发掘烙印在城市文明的闪光点,用真情实感呈现厦门历史,从百姓视角讲好乡土故事,于历史记忆召唤人文力量,以舞台艺术凝聚文化自信,打造具有鲜明厦门地方文化特色的剧场品牌和艺文IP,为鹭岛观众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演艺精品,助力厦门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琴声依旧浪漫相随

我们的故事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待与大家一同奔赴

下一个蓝色浪漫之旅

我们下一站杭州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