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1967年,地点南京军区家属院内,一场人伦惨剧正在上演,只见时任南京军区步校教员的郭兴福竟一脸痛苦的将手伸向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片刻之后,三条幼小的生命亦是在他的手中黯然消逝。

不仅如此,郭兴福连自己都没有放过,呆愣了一会后,便连同妻子选择了割腕自杀,鲜血不多时就流满了整个卧室,浓烈的血腥气味更是传到了百米开外的地方,也幸好如此,一旁路过的群众才发现了情况不妙,几人连忙踹开房门,随即就被面前的景象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屋内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的躺在床上,三个孩子已然面色发紫没了呼吸,而郭兴福两口子同样气若游丝,眼看着就要命丧当场!

如此一幕着实令人震惊,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身为父亲,郭兴福为何要杀害自己的孩子,夫妻两个又怎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呢?

惨遭迫害、无尽绝望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郭兴福惨遭迫害的情况开始说起。

作为有功之臣,一直以来郭兴福在部队中的待遇都是极佳,而他本人亦是恪尽职守,不遗余力的教导着后辈人,兢兢业业将近二十年不说,人品也是极佳,在工作岗位上从不与人动怒,更是从不会徇私舞弊,只知道一心一意的为了人民、为了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干部无疑是值得世人尊重的,由于问心无愧,郭兴福的自尊心更是极强,可谁知,就在1966年,伴随着十年动乱拉开了帷幕,他最引以为傲的尊严竟碎了个彻底。

由于不肯同宵小之辈同流合污,很快郭兴福就受到了针对与打压,起初时还好,还只是工作上的边缘化与生活上的排挤,但岂料,随着运动的愈演愈烈,一连串的“帽子”也落到了他的头上,那些人将几乎所有能罗列的罪名都安排到了他的身上,处罚极其严重,职位被一撸到底倒是次要的,毕竟郭兴福并不是那种贪慕虚荣的人,最令人感到气愤的其实是连绵不断的羞辱!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那些小人疯狂的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和被无限放大过的错误抨击、讽刺、挖苦他,这让一身傲骨的郭兴福如何能够忍受?当然,他也并非没有想过澄清和反抗,但想想也知道,大环境皆是如此,根正苗红的领导干部尚且下场凄惨无比,又有谁会相信一个从国民党部队中起义投诚过来的干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几次辩驳无果却反遭嘲讽后,郭兴福索性就放弃了,他不再辩驳,也不再动怒,只得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公平正义上,盼望组织上能够明察秋毫,盼望党中央能够尽快调查出事情的真相,还自己的清白。

郭兴福就这样等啊等,足足数月每天都对着门口的信箱翘首以待,只是结果很明显,全国各地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尚有能力主持正义之人就那么几个,等到他们发现并开启调查之时,说不定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当然,历经漫长的等待,郭兴福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故而,在黑暗中苦苦坚持的他终究是绝望了,无休止的折磨与侮辱最终压垮了他的骄傲与骨气,感觉到人生已经失去盼头的他亦是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那就是“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是的没错,郭兴福想到了自杀,想到了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某天,趁着一次短暂回家探望的机会,他便想就此做个了结,其实他本来是不想牵扯家人的,只想自己一死了之,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推开家门的一刹那,眼前的景象却令其改变了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三个年幼的孩子满身伤痕,往日里贤良温婉的妻子更是眼中无神,好似受到了什么巨大的打击一样,一下子郭兴福就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来一定是那群人撬不开自己的嘴,便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妻儿。

这是郭兴福此前万万没想到的情况,他不禁怒吼道:

“祸不及妻儿的道理他们不懂吗?”

但转念郭兴福又放弃了申辩,因为他知道按照当时的情况,一切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罢了,与其徒增痛苦,莫不如全家一起上路,在黄泉路上还能有个照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当即,郭兴福就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妻子,闻听此言,李淑珍先是感到震惊,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丈夫,随即,她又表现出了浓浓的不舍,倒不是怕死,完全是不忍心让三个孩子一起陪葬,但思虑再三后,她终究还是冷静了下来,并默默的点了点头,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知道丈夫说的对,大概也只有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吧,没了他们俩,孩子们说是生不如死都毫不为过。

选择自杀、意外幸存

眼看着未来无望,担心一家人生不如死,自此,夫妻俩达成了一致意见,而接下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犹豫再三,郭兴福终究还是将手伸向了三个亲生骨肉,然后一边用力一边哭喊着道歉,熟睡的三兄妹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一脸疑惑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上路了,接下来就该是他们了,面对死亡,郭兴福与妻子显得十分坦然,从厨房拿来了一把菜刀,二人相视一笑后便双双划开了各自的手腕,静脉中的鲜血缓缓流淌,伴随着体温的渐渐降低,郭兴福的脑海中亦是闪过了走马灯,从童年时光到被迫从军,从起义投诚到立下了赫赫战功,林林总总仿佛就在昨日,可谁知,就在他马上要回忆到近日的痛苦之际,一声凄厉的呼救声却打断了他的思绪。

原来,满屋的血腥味早已飘散到了外界,路过的群众担心出事便一脚踹开了房门,紧接着便看到了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三个孩子已然断气,两个大人亦是气若游丝,不敢耽误,几人赶忙叫来了侦查处处长,并一齐把这一家五口送去了医院抢救。

在半路上,李淑珍曾短暂的清醒过一阵,意识到自己获救的她非但没有庆幸,反倒是极为痛苦的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救自己,她想跟着孩子们一起上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最终在院方的紧急抢救下,不单是李淑珍,命悬一线的郭兴福也被救了回来,当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郭兴福脸上的懊悔之情溢于言表,他倒不是懊悔对三个孩子下了杀手,完全是后悔没有把伤口割大一点,没能陪着孩子们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显然,这件事必将成为郭兴福夫妇一生的阴影,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如此,而闻听此事后,组织上亦是颇为震惊,杀人犯法这是天经地义,即便他杀得是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

1970年,郭兴福获刑入狱,足足七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多次萌生死意,所幸看守人员和妻子的百般劝导这才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了下来,并最终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1977年,伴随着“四人帮”的倒台,郭兴福的案子也终于得到了平反,原先的荣誉得到了恢复,久违的尊严与骄傲亦是再度回到了他的脸上,只可惜这也只是一瞬间罢了,每每想到当年的那个晚上,他都不禁潸然泪下,犯下如此大错、如此惨痛的经历,又岂是时间能够磨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而在此之后,郭兴福只得通过不知疲倦的工作来麻痹自己的神经,被任命为步校战术教研室主任的他没有一日休息,每天不是在研究练兵之道或新式战法,就是在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大量适应了现代化战争的军事人才横空出世,国防安全亦是得到了全新保障。

可以说,郭兴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不胜枚举,只可惜,或许是依旧忘不了三个孩子的音容笑貌,又或许是多年的牢狱之灾让他的精神时常恍惚,就在1985年8月,一场交通事故意外夺走了他的生命,终年五十五岁。

这般年纪、这般人才,当真算得上是英年早逝,如若郭兴福能够多活十年,相信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战术、战法被研发出来,就好像他当年独创的“郭兴福教学法”一样。

一等功臣

在十年动乱之中,刚正不阿的郭兴福惨遭打压,以至于逐渐绝望、萌生死志,并最终亲手掐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自杀未遂侥幸存活的他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但即便如此,他却依旧不忘工作,不忘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十五岁英年早逝,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憾事,毕竟能够创造出“郭兴福教学法”的他若是多活几年,想必定能够给祖国带来更多的惊喜。

1930年,郭兴福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的一户贫困家庭之中,自幼丧父的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着捡柴、放猪勉强维持生活,如此命运已经足够坎坷,但岂料,就在1944年,年仅十四岁的他又遭遇了一场劫难,国民党反动派竟悍然将他抓到了部队当兵,整整四年,受尽了欺辱和折磨。

不过俗话说得好,凡事有利也有弊,被迫参军是坏事不假,但这也给到了他投身我党的机会。

1948年9月,伴随着济南战役的爆发,郭兴福所在的部队亦是选择了投诚起义,进而加入了华东野战军的序列之中,而郭兴福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在人民的队伍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通过了解共产主义思想,他更是很快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着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战役中立下的功劳,1949年6月,郭兴福亦是被组织上特批入党,后续,上级看他是个可造之材,又在1951年初将他送去了步兵学校深造学习。

显然,这本是部队爱惜人才的一个无心之举,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此举竟赫然培养出了一个经天纬地之才!

通过学习,郭兴福很快就认识到了练兵与战术的重要性,故而毕业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后,他亦是立刻开始了实践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在一次李德生同志的突击检查过后,郭兴福终于开窍了,他悟出了一个真理,即,训练的意义并非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增强战斗力,让战士们流汗流泪不流血!

以此为基础,郭兴福第一时间进行了改革,只见他先是在训练教学中加入了一些活动应用,极大增强了战士们的训练积极性,随即,他又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训练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起来则有五点,其一,在教学中抓思想,通过思想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并发扬民主风格,集中所有人的智慧集思广益,做到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实行官兵互相教学。

其二,不能光练技术和战术,同时也要重视对思想和作风方面的训练,让战士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最后让每个士兵都变成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能打胜仗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三,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训练要由简到繁,并且因材施教,按照每个士兵的不同情况对比着进行更正、引导。

其四,做到言传身教,教官不能一味的要求战士,自己也必须以身作则,进而使得战士们百练不倦,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其五,训练过程中不单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也必须端正态度,不能通过体罚、打骂,粗暴的解决问题,而是要循循善诱、耐心说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五点便是“郭兴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怎么样听起来并不难是吧?的确,在现代,这已经算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要知道,郭兴福创造出该教学办法之时,中国军队还尚未步入现代化,还尚且在使用解放战争、甚至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办法、老经验练兵,身为一个基层军官,他能够将发现的问题总结、归纳,并集大成,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了,组织上也十分重视郭兴福的理念,同时这也是上级特地将该训练法以他名字命名的原因所在,只可惜“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他的名声大噪,知道他、针对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才导致在动乱开始后,他第一时间就受到了针对,一代大才最终却落得这般下场,如此结局也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