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5月份以来,亳州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成以上,为历史同期最少。亳州积极引导群众、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发挥全市8.3万眼机井作用,不等不靠开展抗旱播种。截至目前,完成抗旱浇灌面积429.5万亩次。

亳州全市计划夏种面积651万亩,截至6月12日,已播种401.9万亩,进度达61.7%。据亳州市气象部门预测,6月18日前当地持续晴热高温,存在高温热害中度风险,旱情也将持续发展,农业干旱气象风险等级高,不利夏种工作开展。与此同时,6月中旬末至下旬主雨带北抬影响亳州,全市降水增多,存在旱涝急转风险、旱涝并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亳州迅速安排部署,制定应急预案,成立局抗旱领导小组,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项防灾减灾措施。6月11日12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水利工程蓄水保水调水,滚动做好农作物造墒播种、灌溉保苗以及城乡供水需求分析,切实增加供水水源。细化供用水方案,科学精细调度水源,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和有序供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亳州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微信群、电视、政务网站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抗旱夏种宣传,市气象局每天发布气象信息,市农业农村局于6月3日、6月11日先后制作播出2期抗旱夏种电视节目,引动群众克服靠天等雨思想,积极开展抗旱夏种工作。同时,组织全市400名农技人员进村到田,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墒情开展分类技术指导,实地指导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种粮主体率先开展抗旱夏种,示范带动群众及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补墒,确保一播全苗。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增加土壤监测频次,由原来每月两次提升到每周一次,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动态。气象部门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随时掌握天气动态。市水利局对涵闸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河道水位,做好各类涵闸的蓄水保水工作。下一步,将密切关注旱情态势,排查夏种指导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组织群众及时查看已播种田块土壤墒情和出苗情况,视旱情发展情况适时浇水补墒,保障出齐苗、出全苗;对未播种田块,发动群众积极抗旱播种或在19日雨前干播玉米,力争6月25日前完成夏种任务,确保种足种满、不误农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气象部门已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各项准备工作,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等待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生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据农情调度,6月13日,全省夏播粮食计划面积6148.6万亩,其中玉米1652万亩(不含春播163.1万亩)、大豆878.9万亩(不含春播68.2万亩)、一季稻3223.4万亩。截至6月13日16时,已完成夏播粮食3849.6万亩、进度62.6%,较昨日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玉米1065.2万亩、进度64.5%,大豆236.9万亩、进度27%,一季稻2512.3万亩、进度77.9%。由于皖北地区土壤墒情普遍较差,正在组织造墒播种,玉米大豆播种进度略慢于上年同期;江淮及以南地区夏种进展顺利,一季稻播栽明显快于上年,早稻等在地作物苗情好于上年。(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