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市“三夏”指挥部调度统计,截至当日15时,全市夏播面积952.14万亩,占预播面积983.49万亩的96.8%,全市夏播进度超九成,夏播工作基本结束。

夏播粮食作物747.24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7.3%,其中玉米672.75万亩、大豆52.41万亩;花生已播137.13万亩,瓜菜已播63.98万亩。全市白地缺墒面积18.2万亩,秋作物受旱面积29.56万亩,已累计浇水面积992.25万亩次。目前,秋作物出苗较好,基本没有缺苗断垄情况。

当前,全市秋作物播种基本结束,夏管扎实有序推进。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有效降水持续偏少。6月16日,我市降雨过程重点在睢县、宁陵、柘城、民权、睢阳区等大部分乡镇,永城、夏邑、虞城降雨量较小。此次降雨过程有效缓解了我市旱情,但部分县(市、区)仍需抗旱播种,抗旱播种保苗仍是当前最迫切的主要任务。

持续抓好抗旱播种。我市坚决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组织群众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进行抗旱播种,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万亩以上,其中大豆64.3万亩,复合种植16.7万亩。力争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任务。对墒情不足、尚未播种地块,及时浇水造墒抢种,或抢种后浇“蒙头水”,加快播种进度,确保一播全苗;对已经播种、墒情不足地块,组织抗旱浇水,促苗早发快长;依托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提高出苗质量和单产水平。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秋粮面积只增不减,优化作物品种布局,科学选用优良品种,种足种好秋作物,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抓好田间管理。坚持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做到早管细管。开展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进行补种、补栽、浇水。抓好病虫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二代黏虫、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等突发性、暴食性害虫为重点,加密调查频次,做好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精准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强化技术服务。市农业农村局10个专家指导组,继续进村入户到田,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开展抗旱播种、化除、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确保秋作物稳健生长。

全面抓好秸秆禁烧。全市共设立“三夏”禁烧指挥部(乡镇)199个;村级应急小分队站点、瞭望哨4618个,均配备有扫帚、铁锨、灭火器、旋耕耙等灭火机械,配有专业机手。我市“蓝天卫士”系统共有1669个摄像头,基本实现全市农域总覆盖。严格落实“蓝天卫士”监控平台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信息迅速传递,乡村应急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快速有效处置。同时组织力量加大对死角、盲区的不间断巡逻,把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商丘日报记者:张凌伟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