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洞见pumpkin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俞敏洪曾在《星空演讲》中提出一个观点:

中年油腻,其实是一种由“贪、俗、懒”引起的病。

如何去除油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装。

不卖弄,不逞能,不故作姿态。

在这个盛行虚伪浮夸的世界,“装”已成通病,有人病得轻,有人病得重。

01

臭显摆

五一期间,我在校友会上遇到的一个师兄,病情就比较严重。

本来我们想的是老同学聚会,随便吃顿火锅,结果他一来就变味了。

首先是浓烈的古龙水混合着刺鼻的发胶味,连羊肉的鲜香都覆盖不住。

其次是满口爹味:“我今天推了X局长的饭局来的,上次他约我就没去……”

“这个饭店服务很一般啊,都不主动给我泊车……”

“小李,那牛肉可不是这么下的……”

饭桌上的话题顿时由“当年谁喝醉了在校园裸奔”,变成了“我今年又做成几百万的大单”。

东倒西歪的哥们见状都端起来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露了怯,让人瞧不起。

我躲在角落,闭口不言,埋头吃肉还是没躲过他的枪口。

他端着酒杯坐到我旁边来,开口就问:“你就是那个做自媒体的吧。”

第二句是:“作家还是得穿得端庄一点”,意思是我的T恤太随意。

第三句是:“你应该开奥迪的那款车,更低调,也不贵。”

评论完我的行头,他一边大口嚼着裹满麻酱的涮羊肉,一边说:“我最近刚看完那本《百年孤独》,深受启发,比如……”

说了几个情节,不是子虚乌有,就是张冠李戴。

全桌的人心照不宣地点头附和,笑而不语。

后来才知道,这个师兄其实过得不怎么好,大学时学生会主席当惯了,在单位时候眼高手低,混了几十年还是个小科员。

想想也确实如此,真正有实力的人,哪需要拼命证明自己有多厉害。

满瓶不响,半瓶晃荡。

一个人内心越缺少什么,才越会去炫耀什么。

就像是开屏的孔雀,尾羽抖落得再花哨,屁股也依然是光着的。

对此,蔡康永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三句话就流露出自卑来。

比如同样是去印度工作,他不会说“我前几天去印度工作了”,而是说“我前几天搭私人飞机去印度工作”,他怕你瞧不起他,得让你知道他有私人飞机。

而自信的人不需要用私人飞机来装点自己。

所以那些开口就是“某位大咖是我哥们”“我这个包是限量款”“我们单位有多厉害”的人,不自信也不真诚。

这样的人,既不招人待见,也不让人尊重。

一个人有没有钱,体现在兜里;一个人有没有才华,体现在思想里;一个人有没有气度,体现在为人处世里;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体现在谈吐里。

不需要刻意去炫,也无需伪装。

02

穷大方

很多中年人奉行一个原则: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他们重金置办昂贵的行头,贷款购入拉风的轿车,只为出去应酬更有排面。

看见土豪同学在校友群撒红包,不想被人瞧不起,他也打肿脸充胖子豪掷半个月的工资;

朋友聚会,大家都明里暗里拿劲儿,不甘于落人后,他大手一挥争抢着叫来服务员结账。

可一回头却发现,家里车贷房贷欠着,电费水费催着,日子过得叫一个捉襟见肘。

且不说这种“摆阔式消费”能不能挣到面子,但时间久了迟早败光里子。

《红楼梦》中贾府的落败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贾家得势的时候,斥巨资建造大观园,平时吃穿用度,更是奢侈无度。

饭桌上稀疏平常的一道螃蟹宴,就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足够庄稼人一年的吃喝。

家境殷实时无可厚非,但后来已经家道中落,依旧不知节俭。

书中有一段贾府过年的描述。

那时的贾府早已“不同往日”,但排场却一点没落下。

仅压岁钱,就打点了220个押岁金锞子,近1536两银子。

一张年货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

酒席络绎不绝,戏班夜夜笙歌,而这年一过,就是半个月。

实际上,那时贾家的家底早就空了。

田产收入锐减,米粮不能按数上交,根本撑不起这偌大的开支。

即便是百足之虫,也有被啃食得尸骨无存的一天。

林语堂先生曾辛辣地总结社会十大俗气,其中之一便是: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今天看来,这种风气仍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比阔比奢之风甚嚣尘上,斗富炫富现象比比皆是。

朋友聚会,同事闲聊,路人相遇,开口闭口就是赚钱发财,什么房子又赚了多少钱,股票又翻了多少倍……

你若踮起脚尖硬要出风头,恐怕掏空家底也换不回你想要的面子。

老话说得好:富藏不住,贫掩不了。

你几斤几两,人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硬是猪鼻子里插葱,只会惹人笑话、出尽洋相。

人到中年,丢掉“穷大方”,才能“真自在”。

03

假清高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年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自诩高洁,不愿沾染三教九流的陋习,不愿被铜臭味弄脏手指。

但正如作家阎真讲的:

“如果你想清高,那就清高到底,倒也混出个境界来。你要是想入世,那就放下架子来入世。怕就怕,混成个四不像。”

如果一个人非要在赚钱这件事上故作姿态,空谈情怀,注定会被生活打得鼻青脸肿。

小说《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为曾是个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

他看不惯别人阿谀逢迎,宁愿呆在无人问津的中医研究院,领着微薄的薪水。

三年的时间,身边有人分房,有人升职,他不屑一顾。

直到孩子出生,因为职位低无法分房,他只能让妻儿连同岳母跟自己挤在逼仄的房间里。

在单位被边缘化,没有多余的积蓄,儿子烫伤了疼得哇哇哭,他却连住院的钱都拿不出来。

后来,他不得学着逢迎,为了职位升迁跑去给领导送礼,为了孩子的上学名额奔走打点。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假清高。

中年人的世界,自己是小,家庭是大,情怀是小,生存是大。

朴树,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商业化,但他却上了两次综艺《跨界歌王》。

第一次,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来参加节目,他回答:“说实话,我这段时间真的需要钱。”

第二次,又被问“这一季来的理由是什么?”

他再次耿直回答说:“这是我的工作,我觉得人得吃饭吧。”

罗永浩,曾经理想主义的代言人,锤子倒闭欠债六个亿后,开始直播带货。

“偶像崩塌,跌落神坛,真的失望!”

“你跪下挣钱的样子,真不要脸。”

罗永浩置若罔闻,三年的时间他还清所有债务后,感慨道:

“创业过程难免窘迫狼狈,但不管身上是血是汗是屎是尿,只要战士不下场,一切就都有可能。”

人在年轻时觉得苦可以吃,痛可以忍,唯独情怀不能丢。

但到了一定年纪就得明白:

你心气再高,陪领导、见客户,都得客客气气的;你自尊再强,没饭吃的时候,就要放低身段去赚钱。

不是鼓励你世俗,而是人到中年,你要学会低头。

很喜欢《中国合伙人》中的一句台词: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定期给自己做检查,不让油腻染上身,你才能活得干净体面。

点个赞吧,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