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有着“中国粽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野生粽叶保有量27万亩,人工粽叶2万多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昔日一片片不起眼的“粽叶子”,如今长成了远销海内外的“金叶子”。

目前,桑植全县年产粽叶达到14亿片,产销粽叶量占据全国市场的80%以上,其中冷鲜粽叶占全国市场的80%,干粽叶占全国市场的20%。

桑植粽叶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三全、思念、五芳斋、稻香村等知名企业最大的粽叶供应基地,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而且已成功开拓日本、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出口创汇近1000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桑植县五道水镇桑植坪村生态种植粽叶基地。(蔡群兰/摄)

桑植县是“绿色宝库”,拥有得天独厚的粽叶资源优势

“绿色宝库”桑植县是全国17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全国三大国药库之一”,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澧水的发源地,有世界上亚热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有中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被誉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桑植县粽叶资源十分丰富,粽叶品质优良。

依托得天独厚的粽叶资源优势,桑植县将粽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之一,从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全力扶持粽叶产业发展,并与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先后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签订《中国粽叶加工贸易示范县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桑植县粽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完善政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督促落实,打造“桑植粽叶”公共品牌,同时把握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帮扶机遇,以品牌战略带动当地粽叶产业,培育“桑植粽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端午节前夕,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粽叶供不应求。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这是张家界市新增的又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康华销售情况一直都不错,年收购、生产、销售冷鲜粽叶10亿片,烘干粽叶5000吨。”6月9日,在位于桑植县的康华实业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彭科可向记者介绍,桑植的粽叶因叶片大、长度好、柔软度高、香味浓等特性,深受国内外粽食企业喜爱,康华实业已成为五芳斋等知名食品企业最大的粽叶供应商。

说起桑植粽叶,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澧康感慨万千。20多年前,粽叶还是人们眼中最平常不过的野山叶子,“山上到处都是,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时候上山采一些,平时没什么用。”但彭澧康敏锐地发现,这小小的粽叶有着大前景。1997年,他和妻子彭春华开始创业,从事粽叶的开发、收购、加工、销售、出口等。

经过20多年的用心经营,康华实业累计取得专利与著作权35项,涌现出3名市劳模,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级荣誉153项,获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及荣誉,成了年产值上亿元的中国粽叶产业龙头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桑植县瑞塔铺镇芦溪村粽叶基地。(李菡/摄)

目前,桑植全县有规模粽叶加工企业5家,加工厂5家,合作社58家,已形成集粽叶开发、收购、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2020年,“康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1年,“桑植粽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3月,桑植县被中国林学会评选认定为“中国粽叶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粽叶分级车间。(李菡/摄)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桑植县大力促进粽叶产业稳健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一个以山为主的内陆县,桑植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着力做好“绿水青山”这篇大文章。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桑植人民展现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智慧。其中,粽叶作为当地特色资源,成为桑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自2020年起,桑植县连续数年发布关于粽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加大资金投入以促进粽叶产业稳健发展。在资金扶持方面,桑植县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对于人工栽培的粽叶,每亩补助资金达到1000元,以鼓励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在野生粽叶产区,桑植县先后投入450万元资金,用于修建粽叶采摘道,以提升采摘效率,保障采摘安全。

此外,桑植县还注重粽叶产业科技创新与研发。2021年,县里投入资金400万元,委托桑植县老区发展投资公司开展粽叶分拣、加工自动化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以提升粽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经过近几年的专家指导与培训,专业种植户掌握了粽叶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在成熟技术的推动下,桑植县人工粽叶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余亩,为粽叶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依托康华实业等规模企业的生产加工优势,桑植县致力于加速构建立足湖南、辐射东南亚地区的粽叶重点产区。同时,还将打造粽叶产品交易中心与粽叶种苗繁育标杆基地,构建覆盖全国范围的粽叶产品集散与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桑植县在粽叶产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当地白族村民在采摘粽叶。(蔡群兰/摄)

片片粽叶书写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答卷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大山深处的“粽叶子”,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叶子”,书写出精彩的“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以康华实业为首的粽叶企业积极推进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粽叶产业,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粽叶。

桑植县龙潭坪镇红军村有野生粽叶3万多亩。康华实业指导红军村成立粽叶专业合作社,全村424户1481名农民从事野生粽叶采摘,人均年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村集体分红9万多元。如今,红军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粽叶专业村。这样的村在桑植还有很多,康华实业还在桑植5个民族乡镇的 36个村发展人工种植粽叶产业,带动9000多户少数民族家庭通过粽叶产业增收致富。

瑞塔铺镇是桑植县域除县城外的第一大城镇。康华实业在瑞塔铺镇探索建设粽叶特色小镇,按照“721”股份制产业发展思路,即大户70%、公司20%、村集体10%。康华实业投了750万元,带动全镇 15个白族村6895户27359名白族同胞,发展人工种植粽叶5150亩。此外,康华实业还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贵州等省份建立了20个粽叶收购站,与当地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农民累计增收超过8亿元。

现在,桑植县已经建成了一批粽叶特色小镇、一批粽叶专业村,实现一县一品、一乡一业,建成桑植县粽叶现代产业集群。

倾情打造践行“两山”理念样板之地,从村到镇,片片粽叶,描绘出一幅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答卷。

“美丽的山乡粽叶飘香,你的成长孕育乡村振兴的希望……”一首桑植人自创的《山乡粽歌》唱响桑植大地,诉说着“粽叶子”长成“金叶子”的动人故事。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作者|李菡

编辑 |李雪

责编 |姜玉函

主编 | 崔靖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