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稿:愈之(自然之友志愿者·轮值传播官)

受访者:王世和(自然之友野鸟会成员)

编辑:阳春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及自然之友野鸟会提供

你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是怎么样的?与三五好友去跳广场舞或下棋聊天?带着孙辈一起去海边散步或山间远足?与爱人共度宁静时光或品尝美食?一个人在书海中独处或在花园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退休后的生活各式各样,但真正要面对它时,很多人却陷入了迷茫中,如今70多岁的王世和就曾面临这个问题。她在北京某企业工作了几十年,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一下子有了一大把自由的时间,她反而感到无所适从:“我是内退职工,退休比同龄人早,刚开始经常会去想自己退休后要做什么,没想到我竟然会遇到自然之友野鸟会(以下简称“野鸟会”)。”更出乎她意料的是,她在野鸟会里,一待就是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世和个人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7月23日,国家植物园鸟调活动人员集体照,王世和为活动的带队老师

(第一排右二为王世和)

01

是相遇,更是重逢

王世和与野鸟会结缘,与其说是相遇,不如说是一场与大自然有关的重逢。

“鸟语花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浪漫气息的词语,但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且经常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忙碌,让王世和没有心思去留意身边的这份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4月2日,红领巾公园鸟调活动人员集体照,王世和为活动的带队老师

(第二排右二为王世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王世和在红领巾公园带领鸟调活动

2002年,一位朋友邀请她参加了一场观鸟活动,她才重新与大自然碰了个满怀。她说:“当时我快要退休了,但我是一个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人,当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从未接触过的观鸟活动时,我并没有拒绝。”

活动当天,他们前往北京天坛公园观察鸟类。公园里,花草树木繁茂,鸟语花香。一行人沿着小径缓步前行,不时停下脚步,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树梢和草丛中的动静。王世和跟随大家的步伐,努力学习如何使用望远镜,如何辨别鸟类的种类和习性。多年后她仍然记得:“当时我们只有几个人,工具也简陋——只有一个单筒望远镜,我们轮流用。”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幽静的角落,树木茂密,光线柔和。突然,一位有经验的观鸟者轻声说道:“看,那边有一只斑鸠!”王世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斑鸠静静地栖息在一根粗壮的树枝上。那灰褐色的羽毛间夹杂着几缕白色的斑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美丽。斑鸠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注视,微微侧了侧头,轻轻抖动了一下翅膀,羽毛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灵动优雅。

看到它时,王世和回想起了一段往事:年轻时,她的屋子曾经飞进来一只蓝红相间的鸟儿,那鸟儿落在她的窗台上,用喙梳理羽毛,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在进行一场悠然自得的清晨梳洗。

这一次与鸟儿“跨时空”的相遇,让王世和心中满是惊喜。

从那天起,王世和便爱上了观鸟,成为了野鸟会的一员。她参加了野鸟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学会了更多鸟类保护知识,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此同时,她也成为了见证野鸟会成长的元老,她说:“野鸟会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了,而最初和我一起参加活动的人,大部分都变得很厉害啦,有人成为了行业专家,有人当上了野鸟会的骨干,还有很多人从普通成员成长为我们的领队、讲师。”能够见证他人在野鸟会有所成长,也让王世和感到欣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7月22日 红领巾鸟调活动照

当天下着大雨,每人的衣服和鞋都湿透,但仍积极参与活动

(第二排右二为王世和)

02

是成长,更是蜕变

王世和说:“我开始什么也不懂,但我愿意学习,每个月都会跟随野鸟会的朋友们参加活动。”那时候,有专业的老师给他们开设鸟类知识方面的讲座,大家也会组织着一起去野外观察鸟类,并且记录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后续开展环保工作。

知识积累足够多后,她也从参与者成为了观鸟领队。记忆最深的是零几年时候的一次活动。他们利用周末2天的时间到郊区观察鸟类,并在附近一处宾馆住宿。

当时通讯没有现在方便,参与活动的人员需要打电话到自然之友的办公室报名,然后由工作人员告知每一位成员参与时间、集合地点、注意事项等多项内容。她说:“集合的时候,我们之间都不太认识,有一些人迟到了,我们还要打电话去询问……”

另一个挑战则是如何前往目的地。由于他们要去的地方非常偏僻,叫了好几辆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去。而在回程时,天降倾盆大雨,为了不影响参与者们周一的工作,他们只能加钱请原本载他们来的出租车司机回来接他们。

“我们举办活动的时候,有时候一些困难不是来自于对鸟类的观察,而是开展活动期间,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王世和感慨:“现在科技发展了,我们办活动也方便了很多:能够用微信与他人联系,也有网约车服务。”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如今北京的公园数量越来越多,里面也生活了很多的鸟儿,大家保护鸟类的意识也不短提升。

笔者了解了王世和的故事后,笑道:“鸟儿越来越多,也有您们的功劳啊!”她说:“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2月26日、3月25日植物园鸟调活动,王世和担任领队

03

是传承,更是发展

王世和所说的“另一个故事”,与传承和发展有关。

在她加入野鸟会的20多年,野鸟会每个月都会举办观鸟活动,通过科普的方式,不断提升北京居民的环境保护和爱鸟意识。起初,参与活动的多是个人或小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野鸟会与学校联合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进来。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还帮助培养了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王世和也见证了很多人的成长。比如小陈(化名)从小就参与野鸟会的活动,对大自然和环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多次观鸟活动中,她学会了识别各种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长大后,小陈成为了一名环保人士,致力于保护城市的绿地和湿地资源。她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了多场环保讲座和培训活动,让公众了解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王世和年纪较大,很多参与者的名字和长相她无法一一对应,但她说:“像小陈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每当他们前来与我聊天,说起近况,我都会为他们感到高兴。”

年轻人们不仅在野鸟会中收获了成长,还为野鸟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利用互联网开展、宣传活动,创新了线下环保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加入环保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野鸟会在圆明圆开展亲子活动

一批又一批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的年轻人让环境保护事业不断传承和发展,为北京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王世和对此深感欣慰,她在一代代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希望。而她如今想做的,便是尽己所能,为年轻人们提供帮助,并竭尽所能地宣传环保,她说:“不管到哪里,我都会提醒身边的人关注环保,保护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春季,王世和担任北京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观鸟赛指导老师

(左一为王世和)

20多年来,王世和看到了野鸟会从最初的几个成员,成长为如今一年能举办上百场活动的志愿者小组。以2023年为例,野鸟会举办活动571场,全年累计参与活动达12559人次,她和团队一起举办了无数次的科普活动,影响了无数人对鸟类和自然的热爱与保护,野鸟会从一个小团体蜕变为一个被大家喜爱、认可的自然保护队伍。

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退休生活的真正意义:它与学习、探索、奉献息息相关,她感慨地说:“退休并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如果你也希望加入科学观鸟、爱鸟护鸟的队伍

欢迎关注【自然之友野鸟会】

每周12个公园的公益观鸟活动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