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竞争,应该卷价格还是卷价值呢?比亚迪和华为各执一词,谁代表了最先进的方向呢?中国新能源车的价格战,该刹车了吗?

在最近召开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余承东的表态掀翻了行业的遮羞布,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国内汽车价格战的问题时,余承东说,电动汽车的卷王是比亚迪,他有超低的成本,华为不善于卷价格,但会卷价值、卷智能化、卷豪华感、舒适感和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承东家里打翻了醋坛子,话里话外都在讽刺比亚迪没有科技含量,只知道利用产业链的优势打价格战。

同样的表态,余承东对小米也提到过,他表示,硬核科技华为有领先优势,但是外观颜值等小细节我们和小米有差距,要向雷总学习。

作为华为智能车BU的掌门人,余承东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空穴来风,代表的是华为一以贯之的风格,对科技有执念,但消费者如果想用中低端的价格买到华为的产品,这样的希望恐怕要落空。

余承东刚diss完比亚迪,比亚迪公关和品牌部门的负责人就直接回怼: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又好,消费者能受益,这才叫好价值。比亚迪甚至向余承东下了战书,大家一起把车开到展台上,浮浮水,上个大坡,再上个小坡,把刹车和转向都去掉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和华为,新能源汽车圈实力最强的两大玩家,为了“价格战”却争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行业的价格战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了。

2023年一开年,特斯拉率先降价,随后,国内四五十个汽车品牌先后被拉入价格战。根据某券商研究所的报告,2023年,国内车企主要车型的降价幅度高达29%,刷新了历史记录。哪怕是赚钱能力最强的理想,净利润率也只有10%,大厂吉利只有3%,销量王者比亚迪是5%,一年几百亿的利润全靠销量撑着。用乘联会秘书长的话来说,这已经不是行业的正常表现了。

到了2024年,比亚迪率先发号施令,把比亚迪秦的售价拉到了79800,还要搭上更高的配置,直接让很多合资厂慌了手脚,纷纷跟风降价。

今年前四个月,汽车行业直接把销售利润率卷到了5%以下,这是什么概念呢?绝大部分企业只能赚个吆喝,压根赚不到钱。谁在带头搞价格战?肯定是那些规模最大,实力最硬的企业,这也是余承东暗讽比亚迪的原因:汽车业苦价格战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董事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汽车价格战,用他的话来说,内卷不是办法,企业的目标还是为了盈利。换句话说,如果车企都赚不到钱了,谁来给国家做贡献,谁来纳税,谁来创造就业岗位,说到底,价格战损失的还是国家和行业。

就连从来不在公开场合开炮的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都忍不住说,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结果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大佬的意思很明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到头了吗?不见得吧,至少智能化、利润率等方面,比起特斯拉还差得很远,既然很多关键技术都还没有攻克呢,现在就搞价格战,这是拿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开玩笑。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支持汽车搞价格战,至少消费者能够直接从中受益,市场本来就是残酷的,如果不通过价格战把一些落后的车企给淘汰了,恐怕中国人还停留在高价买BBA的时代。你看现在多好,宝马、奔驰和奥迪也都跟着降价了,别人不改变,我们就改变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现在的支付行业一样,某宝和某信颠覆了银行,分走了一大块蛋糕,再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以前不可一世的国外手机厂商,早已纷纷退出市场,国内的华为、小米等厂商牢牢控制市场,这些都是靠颠覆才能实现的。

有的支持者则说,国内大大小小的汽车品牌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或者跨国合资企业,全都孵化了新能源品牌,参靠白色家电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哪怕我们有14亿人,只需要三五家汽车企业就够了,剩下的企业怎么办,就需要用价格战来淘汰。

还有人更直接的说,能买得起车的基本上都算得上是中产,这几年中产的资产都出现了缩水,收入也受到了影响,就业市场都卷成这样了,汽车降个价怎么了?

价格战本质上是行业内卷的表现方式,企业出让利润去竞争,背后都有更深远的目的,价格战本身不是目的,依靠激烈的价格比拼来达到垄断才是真正的目的,等到汽车行业开始出现垄断格局,大家想想看,消费者还会像现在一样被奉为上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价格战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打,而是完全停不下来了。该怎么办呢,要么进一步细化行业的管理规则,要么,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出海,让车企去海外卷别人吧。

哪一条路都不容易走,行业快速发展期,市场和消费者的投票才是第一位的,价格战到底走向哪里,应该由行业来自行决定,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管了。

至于汽车出口,美国刚刚才对我们出口汽车加收了100%的关税,土耳其也把关税提高到了40%,海外的关税大棒,早就已经高高举起了。

行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定价,不应该成为决定一家企业生与死的核心问题,还是像余承东所说,大家也别卷价格了,有本事去卷一卷质量,不知道大家对这波汽车价格战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