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张家祺) 走进校门,漫步大道,路过草坡,以“鼎立中原”四字命名的建筑物群映入眼帘。6月12日,2024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采访团一行走进中原科技学院,了解学校如何凝练办学特色,培养新时代匠人。

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凝练特色育新人

“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中原科技学院紧扣‘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办学定位,逐步优化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不断凝练办学特色,持续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和契合度。”中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左丽娟向记者团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

据了解,学校目前开设有理、工、文、经济、管理、教育、艺术7个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专业,多个学科及专业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和资助。

如机械、土木水利和国际商务3个学科获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总数位列全省民办高校第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旅游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等8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此外,学院还有多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规划教材和思政样板课程。

作为以工科为支撑,以新文科为主体的新型科技学院,中原科技学院坚持以特色创品牌,实施特色品牌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重点专业建设。同时,稳步推进特色学院建设,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等已经签约落地,未来将会在电子商务、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我们不断汇聚创新要素,推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着力打通学科、产业、人才之间的壁垒,切实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征程。”左丽娟说。

打造“乐学致用”学风 实现文化育人

中原科技学院通过提倡培育“乐学致用”的优良学风,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了解,学校建立总面积超过230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其中,大学科技园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众创空间”。

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服务百余个创新创业团队、服务科技类中小企业,成功孵化多个学生创业公司,并助力师生取得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内的多项知识产权成果。学生也在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殊荣。

同时,学校全方位推进四色文化育人工程,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组织100余个,每年举办青春文化月、爱国文化月、趣味运动会、草地音乐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荣获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优秀志愿者团体”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教学方面,中原科技学院积极探索并成功实施“学部制书院式”双元驱动育人模式,打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标杆。学部和书院“一体两翼”充分利用学科交融的优势,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和全面育人服务,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带来了重大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员活动室

打造育人新模式 实施“八大工程”

据了解,中原科技学院的建筑是以“鼎立中原”四字分别命名,依托理工学部成立鼎元书院,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立心书院,依托人文学部成立中天书院,依托教育与艺术学部成立原初书院。

左丽娟介绍,“鼎立中原”与“鼎立中原,百年新联”一脉相承,尊重历史,继往开来,其文化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古代中国,“鼎”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有“一言九鼎”之说。在当今中国,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器和根本,以教育立国,开启民智,国家必然昌盛。二是中原科技学院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放眼世界,勇于担当,将优质教育像“鼎”一样树立在中原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前。三是“鼎立中原”之“中原”,一语双关,既表示“中原科技学院”,又表示“中原大地”。

在未来发展上,中原科技学院提出了以党建引领工程、人才汇聚工程、条件达标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特色凝练工程、治理增效工程、文化强基工程、新校区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为载体,全面深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全面加强和提高,积极实现规模扩展与内涵建设的统一,校区建设与教学建设的统一,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原科技学院力量。

作者: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