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促前夕是非多”似乎已经成为了跨境业内老生常谈的定律。

就近期来看,亚马逊欧洲站卖家对此定律的感触最深:账号登录收不到验证码、加收保险费、价格系统设置错误以及本土号批量被扫等风波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MZ123获悉,6月5日晚,不少卖家反映,亚马逊多个欧洲站点遭到了“0元购”:

“亚马逊土耳其站点产品价格被低价同步了,近乎0元购出了很多单。”

“意大利站被几乎零元购了,现在还在等客服口中的相关团队回复。”

“我的英国站也是,800多的价格被改成1.1。”

其中,尤以亚马逊土耳其站的“0元购”现象最为泛滥。

而据卖家反映,这些欧洲站点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0元购”,是因为亚马逊系统出现了bug,许多卖家在跨站点同步产品价格时因bug出现了错误,被系统自动改为超低价,从而导致大批货物一夜被秒。

事发后,不少卖家都迅速采取了行动,包括及时停售相关产品、找客户经理提交取消申请,并截图留证,以期将损失降至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截至发稿前,仍有诸多卖家的“0元购”订单尚未成功取消,甚至有卖家查询物流还发现部分消费者已经完成了收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卖家们的反馈,这场“0元购”闹剧是因为亚马逊的系统出现问题,并非卖家操作失误,因此多数卖家认为亚马逊应为此承担较多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事发之后便有卖家开case咨询,但也只得到了亚马逊“已知晓,技术团队正在处理中”的回复,目前不少卖家仍在忐忑等待亚马逊的后续处理方案。

而在这多数卖家正为Prime Day备战的关键时刻,亚马逊欧洲站掀起的风波实际上也并不只有“零元购”这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MZ123了解到,近期业内爆料称,亚马逊针对欧洲本土号掀起了新一轮的“扫号潮”。

在相关的扫号通知邮件中,亚马逊要求相关卖家需在30天内提交资料以证明自己属于本土卖家,企业在当地是真实经营而非为增值税目的而建立,否则账号里的余额及库存将会被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卖家们的反馈来看,本轮“扫号潮”来势汹汹,目前已有大量英国、法国以及北爱等站点的本土号遭到波及,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法人店铺。一名卖家甚至表示,其20个店铺全部沦陷,这轮扫号波及了近9成的中国法人卖家。

据此,不少卖家纷纷猜测亚马逊近期正在加大对中国法人的欧洲本土账号的审查力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打击非欧洲本土真实经营的跨境卖家,避免这类卖家利用政策漏洞偷税漏税。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这则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去年5月,在媒体爆料“上万个英国VAT涉嫌地址盗用”时,就有海外经济专家分析称,欧洲税改后,由于电商平台对海外公司VAT开启了代扣代缴服务,不少卖家似乎就想利用注册欧洲本土账号来绕过平台的代扣代缴,节省成本。

而AMZ123也了解到,自亚马逊欧洲站执行代扣代缴增值税政策以来,该平台已然爆发了三轮针对欧洲本土号的“扫号潮”,多与税务审查相关,因此又被称为“查税潮”,分别在2023年9月、11月以及2024年的1月。

今年2月底,还有大量拥有英国、法国等欧洲本土号的卖家收到了来自亚马逊的“资金被预留”的警告邮件,同样也被推测与税务审核相关。

除此之外,据业内透露,近期亚马逊欧洲账号的下号率也很低,并且税务审核、真实性审核等层出不穷,已有多个卖家收到了亚马逊的相关审核邮件。

有卖家表示,近两年来,随着欧洲对税务合规的稽查力度的加强,各大电商平台对于本土账号的合规审查也在趋于严格,相关卖家还需恪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账号被判定有增值税欺诈行为。

如今Prime Day将至,在此建议各位一方面需提前做好促销规划,避免折扣叠加的“零元购”事故,另一方面也需以合规为前提进行运营,提前备货以保证库存充足,满足预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