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视频 王媛 通讯员 李娜 程丽娟 济南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拾光|五旬女农机手,麦田里的“铁娘子”

6月3日凌晨4点,袁溪霞早早地起了床,给小麦联合收割机加满油、加上水,上好机油,为当日麦收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当天,是袁溪霞承包的1000多亩小麦丰收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0岁的袁溪霞是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桃园村人,从小家里靠种地为生。袁溪霞高三那一年差几分没考上大学,于是就回家务农。刚开始,袁溪霞只是帮着村里年纪大的乡亲进行农田“托管”,象征性收点托管费,代耕代种代收,收益归农田主。后来找她“托管土地”的乡亲越来越多。袁溪霞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观摩,注册登记成立了东阿镇传兴家庭农场,并承包了桃园村及周边村撂荒的土地及村民的闲置农田,一共1200余亩,用来种植小麦和玫瑰花。一年到头袁溪霞基本上都在和土地打交道,皮肤晒得黝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节省人力,袁溪霞购置了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烘干机、旋耕机、玉米精播机等农业机械设备,而这些农机设备她全都能驾驭。她在网上学习各种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熟悉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先后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农机联合证、无人机驾驶证等相关证件。近四米高的大型装载机,在袁溪霞的操作下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所以,在村民的眼里,袁溪霞是个什么都会开的女农机手,是穿梭在田地里的“铁娘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近晌午,麦田里阳光炙热,联合收割机轰轰作响,金灿灿的小麦在货车上堆成山。袁溪霞三步两下爬上3米高的货车,双手捧起麦穗,忍不住惊叹:“今年的麦子长得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日报纸版面欣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