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千里马”有很多,但是“伯乐”却寥寥无几。

人们会因为知己的存在而欢喜无比,也会因为自己的潜能被发现而惊呼雀跃。

但是,能产生这种高兴元素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一位“伯乐”。

在39年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迎来了他的“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名作

这些画家在当时的名气并不高,他们的画作一般只能卖8元,5元,3元,甚至是齐白石的画作,也是后期才开始出名的。

为了生活,这些画家以5元的价格出售自己的画作,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买账,画家们的生意可以说是惨淡无比。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画家们也开始颓废了,就在这个时候,好运来了。

一位男子,豪掷20万,在这些画家的手中买了9000张画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同时,这位男子的出现也成为了画家们的定心丸,坚定了他们潜心研究绘画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

如今,39年过去了,画家们的身价翻了几番,那当初的9000张画作,将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呢?而那位豪掷20万的男子究竟是谁呢?

“疯子”买家

1983年,中国外宾服务部正在售卖近代画家的作品,用来换取外汇支撑国家建设。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温饱,自己的家庭生活。

加上钱财的赚取不容易,所以很少有百姓愿意买账,对于这些画作也是抱着看客的心态,未曾想过购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可染在作画

在这些画作中,李可染的画作值几十元,吴作人的画作值二三十元,刘炳森的画作值两元,以此类推,价位大多都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

这些价位在现在看来,很便宜,人人都可以负担,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些价位是轻奢产品了。

要知道,那时候,一个家庭一个月不过十来块钱,一个高级工人的月工资也才十几块,哪家要是有大型电器,例如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大物件,就算是富人家庭了,所以这些画作很明显是大家不敢追求的奢侈品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

正在交易迟迟没有进展的时候,一位男子携带巨款,款款而来,那个人就是许化迟。

当年,他拿着20万,买下了会场九千张画作,轰动社会。

在大众的眼中,许化迟简直就是“疯子”,2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供多少家庭的日常开支啊!

而许化迟并不这样想,他认为:“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外在的物质条件,也得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国的书画很明显并没有受到重视,不然这些画作也不会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冠中与许化迟

许化迟认为:“画作不仅仅是用来换取物质的抵押品,还是可以用于鉴赏收藏的精神藏品。”

在画作收藏鉴赏方面,许化迟最为欣赏的便是张伯驹,这个人是在用生命收藏鉴赏作品,可以称之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相信看到这儿大家都对许化迟产生了好奇,那么他到底是何来历呢?

子承父业,书画世家

许化迟是我国著名画家许麟庐的幼子,从小在书画的耳濡目染中长大,对于书画有一番自己的独到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齐白石,后左起:许麟庐、李苦禅

他的父亲徐麟庐是齐白石的关门弟子,在绘画方面造诣不凡,深得齐白石的喜欢。

从画风,画技,画法上面看,许麟庐就是复刻版齐白石,所以又被称之为“东城齐白石”,可见在社会上,许麟庐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的。

原本许家世代经商,在面粉生意上颇有一番成就,可是许麟庐对于自家的商业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在继承了父亲的面粉生意以后,也时刻想着绘画。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齐白石的弟子,那时候,齐白石的年事已高,原本不准备再收弟子的,可偏偏看中了许麟庐,就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关门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许麟庐、黄永玉、许化迟

就连“麟庐”的名字,都是齐白石思考许久,为他取得的名字。

就这样,许麟庐就开始在齐白石的身边学习画画,渐渐地成为了我国有名的画家,享誉海内外。

而作为绘画大家的儿子,许化迟自小便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画画天赋。

正当他专心致志地学习绘画时,父亲许麟庐的生意出现了问题。

本就对商业不感兴趣的许麟庐决策不当,导致面粉生意出现了问题,眼见着自家的生意要葬送在自己的手中了,许麟庐焦急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许麟庐、刘海粟、王龄文、许化迟

此时,他的师兄就给许麟庐出主意,让他开一家画廊,由师傅齐白石亲自题字,就叫做——和平画廊,于是许麟庐就照办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画廊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了当时有名的画作交易和画品展出的重要场所。

许麟庐也因此结交了许多有名的人士。

生意日渐好了起来,许家的生意也算是保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玉、许化迟在竹箫斋

在来来往往的画作生意和父亲的自小教导,以及家中的资金支持下,许化迟的绘画能力也变得越发纯熟。

当然,值得一提的就是他那“火眼金睛”般的洞察能力,和顾全大局的阔达胸怀。

许化迟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家庭的先天条件,还离不开自身的辛苦钻研。

梦的起点是自身兴趣的推波助澜

小时候,老师会问学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梦想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我要做科学家,我想成为歌唱家,我想成为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吴祖光、许化迟、宋文治

学生所用的词语都是“想”“要”,这表明,他们所想所要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有强烈欲望的,这足以见得兴趣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中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

在许化迟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的兴趣表现。

由于许化迟父亲的许麟庐的缘故,他从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年幼的他,对于眼前花花绿绿的作品充满了兴趣。

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许化迟就会学着父亲的模样,握着毛笔,蘸着墨水,踮着脚尖,在父亲的书桌旁描摹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许化迟、廖静文

虽然描摹得很一般,但是年幼的他已经慢慢对绘画产生了向往,绘画的种子也在此刻埋下了。

看着儿子对绘画的憧憬模样,许麟庐不禁倍感欣慰。

于是许麟庐为儿子请来了老师,开始制定符合儿子的计划表,让老师教授儿子绘画。

相信很多人又会疑问,为什么许麟庐自己就是绘画大家,却还要请老师教儿子学习呢?

当然了,许麟庐并非一点都不教,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讲解,儿子总归需要专业人士教课,打牢基础的,况且,家长辅导孩子的情况,还是比较惨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左)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都或多或少体会过吧。

许化迟虽然是名人的孩子,但是不娇气,不恃宠而骄,专心致志研究自己的绘画技术,他之所以成为许家众多孩子里的骄傲,离不开自己的潜心学习。

经历了无数个严寒酷暑,许化迟开始拥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有了自己的绘画成果,虽然还比不上父亲那般技艺娴熟,却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1971年,许化迟拜师胡爽庵,成为胡爽庵最为中意的弟子,为了让许化迟的绘画技术更加成熟,胡爽庵更是倾囊相授,把所有的绘画技术都传给了许化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右一),胡爽庵(中间)

在胡爽庵的教导下,许化迟的绘画技术越发精进,逐渐有了自己独有的色彩。

后来,胡爽庵发现,相较于绘画,许化迟的天赋更明显地表现在了鉴赏上面。

原来,在1977年,陆俨少来到了北京,暂时居住在许家,由于生活艰难,陆俨少就让许化迟去当时的书画交易场所荣宝斋卖画。

买卖的字画有王雪涛和李可染两位画家的作品,在当时价格差不多值十二三块,但是荣宝斋里面的人员却说这些画不值钱,他们只能收取一张,而且最多给八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俨少

许化迟一听,不乐意了。

他觉得荣宝斋或多或少有些欺负人了,这些画作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以后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于是,许化迟二话没说,就拿着画作回家了。

荣宝斋没有拿许化迟当回事儿,甚至觉得他只是个“傻小子。”

可是,在2021年5月12日,陆俨少的一幅名为《沁园春》的画作价值竟高达517.5万元。

可见许化迟的鉴宝能力不能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俨少

那么,在1983年,许化迟愿意花20万买下无人问津的九千张画作也不足为奇,毕竟他能欣赏的不只是画作的表皮,还有它背后的高昂价值。

在39年以后,许化迟手中的九千张画作已经不能用20万来衡量了,早就不知道翻了多少番了。

据估量,许化迟手中的画作可达90亿,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真的按照实际价值来计算,金额远远不止90亿元。

所以说,想要富,还得自身本领过硬,素质够好,眼光够独到,才能在这人才济济的社会占据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右一)

但是,许化迟买下这些画作不仅仅是因为其背后高额的价值,还有他自身爱国之心,以及为中国书画发扬光大,推向国际的坚决态度。

掷千金,助国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才刚刚开始发展,虽然国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效果一般。

对于百姓来说,画作,画家,拍卖,都是无关重要的事物。

摆在国民面前的是如何填饱肚子,或者说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艺术一直不景气,画坛也没什么生命力。

对于画家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因为绘画的成本还是挺高的,但是卖出去就几块钱,根本没办法满足画家的基本生存需要,迫于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大量的画家改行,或是成为粉刷匠,或是工人,只要能养活自己一家,他们都能接受。

在大量画家转行的情况下,一小部分画家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依旧努力地雕琢自己的作品,可观众并不买账,画家们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打击,绘画行业进入低谷。

这仅仅是个人画家所遭遇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集体来说,国家博物馆同样遭遇着生活困境。

当时,国家博物馆内收藏着几万张画作,每天都需要花费钱财保养画作,长此以往,国家博物馆也有一点入不敷出了。

没办法,国家博物馆就考虑售卖珍藏的画作。

但是很少有人买,一些外国人也是看在国家的面子上买一两张,效果不大。

在拍卖一直不见起色的时候,许化迟带着20万来了,他大张旗鼓地雇了几辆车,带走了博物馆的大部分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左一)

许化迟认为:“国家的绘画还很低迷,需要国人的支持。”

在第一次来到国家博物馆,听说这里的画作大多以两三块钱贱卖的时候,许化迟说:“我很心痛,这不是正确的对待方式。”

于是许化迟便想着将这些画作买下来收藏,他原以为只需要两万元就可以了,没想到需要20万。

在那个资金紧缺的年代里,20万可不是小数目,许化迟一时间还是陷入了难题。

其实他的手中刚刚拿到一笔钱,那是他准备买房的钱,大概五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左一)

他毫不犹豫地就放弃了买房,可这钱远远不够啊。

许化迟就回家开始想办法筹钱。

他开始找朋友借钱,变卖房产,财物,势必要将20万筹集齐全。

最终,许化迟还是成功地筹集到了20万,第二天便送到了国家博物馆。

在他看来,他变卖家产,筹钱买画,不仅仅是了解画作背后的价值,更是明白,这些画作代表的是画家们的信念,是国家的文化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那么国家的绘画艺术就很有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从而失去站起来的机会,也失去成为国际艺术中的佼佼者的机会。

许化迟认为,自己带去的不只是博物馆生存的希望,还是绘画艺术发展的希望。

只要画家能够坚定自己的创作初心,只要国家博物馆还可以正常运作,国家的文化艺术就有可能重现辉煌,再一次屹立于民族之巅。

许化迟的豪掷千金,避免了国家的绘画珍品流入他国,保护了国家的文化,对于国家以后的文化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古籍字画的价值远远不止眼前所能见到的部分,其内在价值更加不可估量。

小结

绘画是一门需要潜心钻研的课题,不是说画得好就可以成为一名画家,还需要优良的个人素质,懂得为国为民做贡献,可以审时度势。

就许化迟来说,他的个人绘画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地位,鉴赏能力也是一骑绝尘,甩了同龄人一大截,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收获了不少的财富。

但是,在家国大义方面,许化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通过自己的层层努力,终于为国家缓解了不小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化迟

虽然,对自己来说,许化迟的行为加重了自己的生活负担,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甚至还成为了民众眼中的“疯子买家,”不过还好,画作保住了,许化迟的辛苦就没有白费。

现在,许化迟手中拥有价值90亿元的作品,也算得上是自己的理应有的回报吧。

古籍字画一直以来便是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文化的生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自古以来,领导者便十分重视文化发展,这是凝聚人心的有利方法。

只有民心凝聚了,国家才有可能更快地发展,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话语权,成为这和平时代里的“杰出国家。”

许化迟恰好就是国家发展中坚不可摧的积极分子,是画作的福气,也是画家的幸运,更是国家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