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11日,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寿险")公告,拟发行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8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发行人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发行人偿付能力。本次拟发行的8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连同去年首次发行的120亿元,总规模将达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的200亿元上限。

去年11月,太保寿险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得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达2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公司采取分期发行策略,首期发行100亿元,并保留20亿元增发选项。次月,"23太保寿险永续债01"正式发行,实际发行规模为120亿元,利率3.5%,期限5+N年,且获得3.19倍超额认购,显示市场对太保寿险信用和长期融资策略的认可。

发债背后是偿付能力持续滑坡

太保寿险的分期发行策略,虽然在短期内为其提供了资本的灵活性,但半年内的连续两次的发行动作,也暴露了公司对资本的迫切渴求。这种渴求背后,是对偿付能力快速下降危机感的直接反应。

太保寿险在资本补充策略上,近年来主要依赖利润留存和增资扩股。2022年,通过股东同比例注资募集的25亿元,体现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积极强化资本基础的决心。不过,2021—2023年,太保寿险分别分配现金股利102.73亿元、69.89亿元和59.53亿元,三年总计达到231.25亿元,这种大规模的利润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的资本储备,表明公司在资本分配和留存之间或需要更加精细的平衡。

自2021年末以来,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受到多重因素的冲击,包括利润分配、国债收益率曲线下降、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变化,尤其是核心偿付能力的腰斩式下降,对公司的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2月,尽管太保寿险通过发行12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暂时性地提升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约15个百分点,但受前述因素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仍然承压,其2023年末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相较于2022年末仍出现了下降。

根据本次发行公告,此次80亿元债券发行完成后,太保寿险的资产负债率为93.2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08%微升至116%,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仅从196%上升至204%,这种提升,虽然在数字上看似正面,但与人身险公司2024年一季度末行业平均水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3.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2%——相比,也仅是略高而已。

除偿付能力面临下滑压力之外,太保寿险在业务增长方面亦显露出疲态。根据母公司中国太保的公告,太保寿险在2024年前五个月的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22.90亿元,同比出现了2.1%的下降。这一指标的下挫,不仅是业务增长放缓的明显信号,更是市场竞争加剧和行业波动影响的直接体现。

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普遍承压

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3%。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4.1%、186.2%、264.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3%、113.5%、229.1%。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揭示了不同保险子行业间偿付能力的显著差异,更暴露了人身险公司在资本充足性方面的脆弱性。

人身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明显偏低,这一现象并非偶然。相较于财险领域,人身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更为严重,加之产品结构、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偿付能力的下降尤为显著。2024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1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这一降幅,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2023年,保险业在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进补"热潮。根据业内统计,在这一年里,共有18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合计获批发行规模高达1486.5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2022年全年的发债规模,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在这之中,14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841.5亿元资本补充债,而5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645亿元永续债,后者作为新增加的发债种类,标志着保险行业在资本补充方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这一轮发债潮的背后,是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普遍承压的严峻现实。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增大、金融监管的趋严以及业务端增长面临的压力,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部分人身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问题严峻,成为增资主体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纷纷通过发债这一市场化手段,来补充资本、提高偿付能力,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

泰康人寿作为首家获批发行200亿元永续债的保险公司,开启了保险行业永续债发行的先河。随后,太保寿险、人保健康和农银人寿等保险公司也陆续获批发行永续债,其中太保寿险和太平人寿均获批发行200亿元,人保健康及农银人寿分别获批发行25亿元、20亿元。这一批永续债的获批发行,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然而,依赖发债进行资本补充,虽能解一时之渴,却非长久之计,依赖债务融资来补充资本,可能会增加财务杠杆,加剧未来偿付风险。面对偿付能力的快速下降,人身险公司需要在资本补充、风险管理、业务结构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布局,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