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欧委会决定向中国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预计在近期告知中国汽车制造商,7月起对中国电动车临时征收高达25%的额外关税。欧洲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受益于补贴”,削弱了欧洲对手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相关数据可知,当下欧盟对进口汽车的关税为10%,如果加征25%的额外关税,将为欧盟带来超过25亿欧元的收入。这或许能够暂时缩小我国汽车制造商在产供链中所获得的成本优势,但无法消弭双方在技术层面的差距。

另据观察者网报道,在欧委会正式宣布上述决定前,德国曾尝试加大游说力度,尽可能将关税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却收效甚微。

报道称,自欧盟计划对中国车企“下手”后,德国便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此举代价高昂,或将引发中欧贸易战。而在意识到加征关税已无法避免后,德国便尝试“迂回作战”,试图说服欧盟将关税保持15%左右的水平,这与中国对欧盟征收的关税相仿。

然而,法国却持反对意见,他们主张加征20至30%的关税,以此为欧洲车企赢得“喘息空间”。不过法国否认此举是出自政治动机,而将其归结为“客观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与法国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两国车企所面临的境遇不同。目前法系车在中国已趋式微,但德系车却依旧是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即便在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崛起的当下,德国车企依旧有信心在中国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前不久,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等德国车企巨擘均纷纷发声,反对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关税,但是他们的声音并不能盖过布鲁塞尔“政治算计的喧嚣”。

当然,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面对欧盟蛮不讲理的政策手段,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正着手加快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力求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速度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着眼在欧洲投产,以避免关税。眼下欧洲多国正力邀中国车企建厂。在激烈的竞争中,向来与中国交好的匈牙利拔得头筹,成功吸引比亚迪在当地建立欧洲第一家工厂。此外,据传长城也正在与匈牙利进行建厂谈判。

匈牙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像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纷纷向中国汽车制造商递去橄榄枝,并许下一系列政策优惠,希望能够吸引中国车企赴欧建厂。

虽然中国车企赴欧建厂,确实能够避免关税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欧盟的保护主义措施忍气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欧方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最终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中方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欧洲必须认清一个客观事实,中国电车的发展,并不是依赖所谓的“补贴”,而是建立在管理效率与技术优势之上,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所实现的“弯道超车”。

如果欧盟拒绝接受现实,而是拿着所谓的“补贴”做借口,成天沉溺于过去的荣光而不思进取,那么早晚会陷入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的窠臼中,其结果就是在竞争中被彻底淘汰,沦为电车时代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