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夏季的到来,防晒衣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商品。端午小长假期间,央视也把镜头对准了北京的时尚地标朝阳大悦城,在蕉下品牌门店中,顾客络绎不绝,除了女性消费者,还有喜欢户外运动的男性,以及带着小朋友购买暑期出行装备的亲子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防晒衣市场的火爆,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声音。近期,关于防晒的讨论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热搜上,如"全副武装防晒是否有必要"、"专家警告过度防晒可能导致缺钙和皮肤问题"等话题,引起了对"防晒焦虑"的热议。尽管大多数消费者肯定了防晒的重要性,但防晒焦虑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蕉下防晒衣六维标准:用综合体验破除防晒焦虑

北京商报也实地走访了朝阳大悦城,并发现了一个现象:大多数品牌的导购都把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和紫外线阻隔率作为主要卖点,和消费者强调"我们的防晒衣可以做到UPF100+、甚至500+,一点都晒不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少数品牌,如率先公布防晒衣六维标准的蕉下,将用户综合体验当成买防晒衣的首要卖点。

在探访蕉下店铺时,导购详细介绍了蕉下防晒衣六维标准:"咱们品牌是行业第一个公开防晒衣标准和背后参数的,六维标准主要是帮助消费者选到一件日常好穿耐穿的防晒衣,健康防晒,而不是为防晒焦虑。所以除了UPF、紫外线阻隔率之外,凉感、耐洗度、克重和透气率这些综合体验也很重要的。很多消费者都觉得用这个标准选购防晒衣很安心、很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防晒衣六维标准和背后的参数,蕉下希望向消费者传达除了日常够用的UPF50+、紫外线阻隔率≥99%之外,耐洗、凉感、透气性和重量也是好防晒衣的关键因素。

这个标准,把容易引起用户防晒焦虑的"紫外线阻隔率、UPF数值"降低重要性,变成了和其他维度平行的指标;同时,比起卷超强但超配的防晒参数,让用户感到"防晒焦虑",蕉下选择把"全面均衡的好体验",当成自己防晒衣品类一直坚持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防晒很必要,过度防晒不可取

"出门能不晒太阳就别晒,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需要防晒……"防晒焦虑的背后,除了部分厂家将单极防晒当成核心竞争力之外,也源自某些KOL主播,通过营造过度防晒场景、夸大紫外线危害,利用用户心中的恐惧感,实现卖货目的。

诚然,过度的紫外线的确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皮肤损伤、皮肤过敏、加速衰老、眼睛刺激等等,长期的大量的紫外线照射,也是引起皮肤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紫外线强度,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国标《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就基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紫外线辐射程度,把UPF≥50定成了UPF的"封顶"数值。拥有UPF≥50性能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日常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用户的日常使用,根本不需要极限的UPF数值。这种思路导致的结果之一是,许多追求单一防晒指标的防晒衣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并不理想。因为单纯关注参数并不能提升综合体验。例如,透气性与重量、防晒系数之间可能存在矛盾,通常衣服越厚,透气性越差,但防晒效果可能更好。许多消费者购买了UPF数值超高的防晒衣后,由于体验不佳,对防晒衣也产生了负面印象。

另一方面,纺织品的功能性参数其实也有所谓的"边际效益",例如,UPF从0提升到50,对于用户来说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这意味着紫外线透过率从100%下降至1/50。但从50提升到100甚至1000,带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首个品类标准的提出者,为什么是蕉下?

在消费品行业,由品类开创者定义标准已经成为了惯例。比如始祖鸟定义冲锋衣、Pantagonia定义摇粒绒,都是类似的情况。这个现象并不是偶然,看似简单的标准倡议背后,是品牌对品类的深刻理解,和自身的科技实力。

作为防晒衣品类的开创者,在蕉下看来,防晒衣是综合性功能产品,单一参数指标并非核心科技。真正的核心科技是在防晒之上,如何在一件看似简单的外衣中集成和平衡更多元的体感需求,如防晒、不闷汗、耐穿、体感清凉、自重轻等,这才是防晒衣的核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蕉下黑胶科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在2013年小黑伞诞生之初,蕉下就依靠AntiTec九维防护科技中的日晒防护、炎热防护、防水防污等,研发出了"防晒、凉感且耐用"的蕉下黑胶科技1.0。在实际运用中,蕉下又从用户体验出发,发现初代黑胶易有折痕、用久粘黏、淋雨脱皮等问题,携手产业链伙伴不断迭代黑胶科技,创新出了运用在防晒帽及防晒衣帽檐上的哑光黑胶2.0、100%全遮光的丝绒黑胶3.0。

而在今年,蕉下又杀进了黑胶科技的"无人区"。历经275天产品研发耗时,100+项专业测试,蕉下突破了传统黑胶的材质限制,推出了可以贴身穿着的纱态黑胶(黑胶科技4.0),并应用在暴晒线防晒衣、防晒面罩上。

作为最懂中国人防晒需求的品牌,目前市面上热销的硬防晒产品,比如防晒伞、防晒衣、折叠墨镜、防晒面罩,其实最早都出自蕉下之手。而作为防晒领域的技术专家和头部品牌,蕉下在今年完成了从创新产品到开创标准,从内部成长到行业进化的转型。

当下,蕉下公开防晒衣六维标准的行动已经带来了一系列良好的"连锁反应":电商平台上,接近80%的品牌在详情页公布了自己防晒衣的多维标准及具体参数;消费者侧,考虑防晒衣综合功能、穿着体验的人也逐渐变多。相信在不久,拼单极防晒、秀黑科技、营造防晒焦虑的乱象,可以越来越少,防晒衣行业也能迎来更加健康长期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