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公园锻炼,遇到了以前的一位女同事,四十多岁了,一个人在公园散步。因为以前共事的时候关系处的不错,我就上前打招呼,问她怎么一个人散步,老公呢?

她的笑容立马消失了,黯然神伤。我知道我不该问了,但是她却不介意。她建议我们找个长凳坐下聊聊天。我感觉到她这是要开启吐槽模式了,也不好推辞。

她说她现在越来越看不惯老公了,要说具体原因还说不出个一二三来。简单说来,一是懒散,到家了就躺沙发上刷手机,不做家务不烧饭,更不陪孩子做作业。二是没法沟通交流。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夫妻俩商量的时候,他就一句话,你做主就好,别问我。闲暇之余夫妻俩想聊聊天他都没有兴趣,要是有朋友约饭局,立马来了兴趣。

结婚13年了,她发现老公和孩子的爷爷几乎一模一样,从神态,性格,脾气秉性,特别是爷爷对奶奶的那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就好像看到了20年后的自己,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和这样的老公共度余生,不知道奋斗的动力,价值在哪?

可以想象,继续往下过是很难过的好了,离还离不了,毕竟双方还有四个老人,一个孩子需要共同抚养,孩子才上小学6年级。

我告诉她,婚姻能继续下去的根本,应该是人品、担当、责任和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志同道合的三观。从她的描述来看,显然不太符合,他们的婚姻陷入了僵持状态,过不好,离不掉。

我能给的建议就是,等待。

等待对方的改变,改变不了就等待孩子的成长,然后做个决定,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在第一次选择婚姻的时候,也是自主选择家人,选择幸福的机会。那个选择错了,唯一补救或者说挽救的机会只能是在中年,在孩子成人之后,选择好自己的后半生,过好自己的后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