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伟人的主持下秘密举行。这之后五位中央书记处书记诞生了,除了伟人剩下的4位书记分别是,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和刘少奇,然而四个月后,我党又紧急增添了两位后补书记,而且还是接替伟人和周总理两位的位置,五大书记已经确立,又为何还要增添两位呢?这两位候补书记是谁?它们又有着怎样特殊的作用呢?看完之后不得不钦佩伟人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大书记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谈判,这场谈判伟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时中国七大会议刚刚结束,又刚刚确立了五大书记。

正是在这五位领导人的相互配合下,才加快了抗日战争的步伐,这五位领导人,伟人主要抓全面的工作,是领导的核心。

周总理负责外部联系和统战工作,朱老总负责指挥作战和部队管理,任弼时负责各种组织的工作,刘少奇则主要负责城市的发展,以及土地改革的相关事宜。

可因为一场谈判,伟人紧急增加了两位书记后补,目的就是确保自己离开后,党内的相关工作还能正常进行,同时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大书记

而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就是历时43天的重庆谈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矛盾基本解决,而紧接着我党与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老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企图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来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

当时手握百万精兵良将的老蒋天真的以为,只要打响内战,自己一定能轻松获胜,但碍于美国并不希望自己与中国发动内战,在两难之下老蒋想到为了一个“妙计”。

那就是假装“和平”,电邀伟人到重庆和平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紧张局势,老蒋自信的认为,伟人定不敢轻易来重庆进行谈判,只要伟人表示明确拒绝,那打内战的理由便有了。到时候无论是美国,还是希望和平的国内人民,都将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邀伟人

而如果伟人来谈判了,老蒋有自己的计划,总之中共的来与否都对老蒋是有利的。因此老蒋才能如此的自信,似乎势在必得的样子。

老蒋对伟人三番五次的电邀,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时的中共到底去还是不去呢?在伟人的再三权衡下,还是决定一定要赴渝谈判。

如果不去,不就正中老蒋的圈套了吗?去的话虽然会面临许多的危险,甚至会威胁到生命,但却可以揭露老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这场鸿门宴似乎不赴不行了,而伟人之所以会这么坚决,也是为了中国的老百姓着想,抗日战争打了14年,常年的战乱让黎明百姓苦不堪言,若继续内战,只能让百姓再次深陷水火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人前去重庆谈判

为了让所有人放心,伟人在动身前往重庆之前,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对党内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为了确保自己赴重庆谈判期间,党内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伟人做出为了两项决定。

第一个决定,就是让刘少奇暂时负责党内的全面工作,第二个决定,就是要选出两名候选的书记,因为此次赴重庆谈判,周总理也会一同前往。

因此为了不影响党内的正常秩序,就需要选出两名候选书记,来暂时接替二人的工作,那么这两人究竟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人前去重庆谈判

究竟是谁接替了伟人和周总理,五大书记的职位,暂时接管了二人的工作呢?重庆谈判之际,为了让党内的领导集体能正常运转,伟人决定选出两位候补书记,而这两人不仅要有领导才能,还要有坚定的革命立场,正当所有人为此事发愁时,伟人说出了这两个人的名字。

伟人所说的这两个人,就是彭真和陈云,当在场的人听到这两人名字时,都赞许的点了点头。彭真曾负责过我党的建设,和统战等方面的工作,后来还被伟人任命为中央党校的教育长。

而陈云在经济领域颇有一番建树,曾经有过统帅一方财经的工作经历,在众多都是政治人才和军事才能的我党,像陈云这样通晓财经工作的人,可以说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云、彭真

而且这两人不仅都有过丰富的战斗经验,在党内还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因此由这两人暂时担任候补书记的职务,再合适不过了。

安排妥当之后,伟人和周总理二人便应老蒋之邀,赶赴了重庆,并同老蒋展开了这场,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

1945年10月10日,在经过43天的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取得了成功。这是人民力量取得胜利的一次体现。

这次谈判的成功,不仅让我党在人民面前,表现出了争取和平的诚意,让我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同时也迫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要是老蒋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必将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谈判

这些和伟人的英明决策是分不开的,虽然后来老蒋还是撕毁了协定,公然发动了内战,但好在在谈判期间,老蒋并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因为当时老蒋的本意并不在此,老蒋原以为自己的多次电邀,伟人应该不敢答应的,这样自己才会有挑起内战的理由。

可没想到伟人能有如此气魄,从伟人答应要来和谈时,老蒋的失败也就注定了。眼看伟人并没有入圈套,老蒋便在重庆谈判期间,开始了拖延策略。

当时老蒋的精英部队都在大后方,要想运往前线是需要时间的,可见老蒋的企图其实早已众人皆知。和谈其实就是想挑起内战,而老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意图伟人在抵达重庆时,就已经看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的这一意图伟人在抵达重庆时,就已经看破了

在离开之前,伟人便向我军的大后方发去了电报,让我党的军事将领们,一定要敢于同国民党开战,只有我军的战士们打得越厉害,伟人和周总理在重庆才会更安全。

更何况伟人对所谓的“和平建国”,根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且在赴重庆之前,伟人已经做好了万全之策,让彭真和陈云暂时做候补书记,接管自己和周总理的工作。

后来伟人和周总理一行人,平安的返回了延安。而彭真和陈云后补书记的使命,也宣告完成了。

虽然在和谈的这40多天里,彭真和陈云二人,并没有起到实际性的作用,但正因为有两人在,才让伟人和周总理,以及全党的干部人员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伟人选出的这两位候补书记,在我党的关键时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位候补书记当中,有一人在之后不久还成功转正了,此人就是陈云。那么陈云接替了五大书记中谁的工作呢?他又为新中国做了哪些贡献呢?

1945年在七大会议后,我党正式确立了五位候选人,这五位分别是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和少奇同志。

而陈云后来接替的正是任弼时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任弼时便一直被疾病缠身。1950年,任弼时在工作时突然晕倒,虽然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考虑到任弼时的身体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弼时

中央决定让任弼时休息养病,暂时不要参与工作,但彼时的新中国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那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

国家危难时刻,任弼时不顾身体的状况,私自返回了工作岗位,却最终因为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

此时的我党在悲伤和惋惜之余,也必须考虑国家的发展问题,最终周总理想到了一个人选,此人就是陈云,陈云在之前不仅是候补书记,还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而早年习得一身经济本领的陈云,似乎成了最佳人选。

就这样,陈云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担当起了大任。刚上任就解决了新中国,存在着的巨大的经济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云(左二)和伟人

不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扫清了国民党撤退时遗留下的,通货膨胀的问题,解决了全国各地物资紧缺的危机,还让人民币顺利推行。

在陈云的带领下,新中国开始了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经济也摆脱了危机,而陈云也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可以说对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回看漫漫的历史长河,无论是伟人重庆谈判时英勇无畏的魄力,还是像陈云和彭真这样,临危受命的任劳任怨的无私的奉献精神,无不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中国才能建设得如此强大。